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52岁的王先生攥着体检报告坐在徐矿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薛书成对面,指尖在“尿潜血(+++)”的字样上反复摩挲。“薛主任,体检中心让我挂泌尿外科的号仔细查查。我的小便不是红色,怎么就潜血了?这三个加号是不是说明我肾坏了?不会是尿毒症吧?”薛书成看过报告单,微笑着示意患者放松:“别急着下结论。”
1、精准诊断破迷雾
作为泌尿系统健康的“信号灯”,尿潜血检测的原理如同精密的滤网。薛书成拿起桌上的示意图,用红蓝两色水笔勾画起来:“正常情况下,血管里面的红细胞是不会混入尿液的,但是当泌尿系统任何部位出现‘破损’,红细胞就会混入其中。潜血试验通过化学试剂与血红蛋白的显色反应,能捕捉到肉眼不可见的微量出血。”
薛书成强调,尿潜血即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成分,是体检或就医时常见的异常指标,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从生理性波动到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多种原因。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女性月经期,可能导致肾脏短暂性充血或经血混入尿液,引发一过性尿潜血,通常休息或避开经期后复查可恢复正常。而病理性因素则更为复杂,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以及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因此,发现尿潜血后应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尿沉渣镜检、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手段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三把“金钥匙”解谜团
面对王先生的忧虑,薛书成从抽屉取出3张影像学胶片:“要解开尿潜血之谜,需要3把‘金钥匙’。”第一把是泌尿系B超,能快速筛查出直径5毫米以上的结石,就像用探照灯寻找河道中的礁石;第二把是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分析红细胞变形率,可初步判断出血部位是在肾脏还是下尿路;第三把则是CT尿路成像,其分辨率堪比显微镜,连0.5毫米的微小肿瘤都无所遁形。
薛书成为王先生开具了系统检查:泌尿系B超如同探照灯,初步筛查出左肾下3毫米囊肿;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变形红细胞占比超70%,提示病灶可能在上尿路;CT尿路成像则像高精度雷达,最终锁定肾盂处直径1.2厘米的占位性病变。当活检报告确认早期肾盂肿瘤时,王先生攥着诊断书的手微微发抖。薛书成轻拍他的肩膀:“发现及时,这就是定期体检的意义。”
随后,治疗团队为王先生制定手术方案,切除了肿瘤。
薛书成提醒:“面对尿潜血,既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泌尿系超声、尿常规纳入年度体检,有吸烟史、化工职业暴露等高危因素者更需警惕。”
专家简介

薛书成 副主任医师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男性生殖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泌尿系疾病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泌尿系肿瘤腹腔镜手术等,特别是输尿管硬镜、软镜和经皮肾镜钬激光及超声弹道碎石取石术处于领先地位,开展男性科疾病诊疗及生殖助孕、盆底及尿控、骶神经调控等技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