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耳鼻喉科:不痛不痒就可以不管不问? 这些不适可能是鼻中隔偏曲作祟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鼻中隔偏曲?鼻子歪了吗?不能啊!不疼不痒算啥病?”51岁的张先生拿着体检报告小声嘀咕着。

  几天后,因妻子屡屡抱怨他夜间鼾声如雷,张先生走进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耳鼻喉科,当该科主任、主任医师樊可成指出他鼻中隔偏曲时,张先生仍是一脸轻松:“樊主任,这不算个事儿,我自己啥感觉都没有。”

  带你读懂体检报告

        1、生活里的不适竟是它在作祟

  “真的没有感觉?”樊可成精准地抛出一串问题,“早晨起床时鼻子干不干?没有感冒但经常单侧鼻孔通气?晚上睡觉打鼾是不是越来越重?有时还会不明原因的头痛?”

  张先生下意识地点头,这些细微的不适早已被他视为正常。樊可成指着高清鼻腔镜显示屏上张先生的鼻腔影像解释道:“你看,你的鼻中隔这里明显向左侧弯曲,像一个‘C’形,这偏曲的部位像一道不该存在的‘墙’,阻挡了气流顺畅通行。”樊可成进一步剖析,“单侧堵塞迫使你依赖另一侧呼吸,气流长期高速冲击狭窄通道,导致黏膜干燥甚至出血。夜间睡眠时,这道‘墙’更会引发震动性鼾声。偏曲部位若压迫鼻腔侧壁的敏感结构,头痛便随之而来。这些都是鼻中隔偏曲导致的。”

  2、先天“地基”不稳与后天“撞击”所致

  鼻中隔,这块由软骨和薄骨精密拼接而成的“鼻内隔板”,为何会偏离中线?樊可成揭示了双重根源。

  “最常见的成因是先天发育的‘地基’没打牢。”他拿起一个鼻腔模型,“在颜面骨骼快速发育的青春期,组成鼻中隔的各块小骨头或软骨若生长步调不一,如同建筑材料膨胀系数不同,挤压之下隔板就容易弯曲变形。”

  “另一个重要推手是外伤。无论是儿时磕碰、运动撞击还是成年后的意外,哪怕当时鼻子外观无恙,内部鼻中隔结构的微小损伤也可能悄然埋下偏曲的种子。成年后,一次看似不重的碰撞也可能成为压垮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3、把握手术的“三重标尺”

  并非所有偏曲都需手术介入。面对张先生的担忧,樊可成给出清晰而实用的生活指南。

  “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脆弱的鼻腔黏膜。”樊可成强调,“干燥是黏膜发炎、糜烂甚至出血的元凶。”樊可成提醒张先生远离辛辣烈酒等刺激物,保持环境适度湿润。

  樊可成特别指出鼻部防护的重要性:“已有偏曲的鼻子,结构稳定性本就稍逊,需加倍小心。

  至于何时需要手术矫正?樊可成明确了徐矿总医院耳鼻喉科严格把握的“三重标尺”。“核心原则是症状是否顽固且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樊可成分析,“药物保守治疗难以缓解持续性鼻塞,呼吸受阻;反复鼻出血的根源在于偏曲凸起处黏膜长期受损糜烂;由偏曲直接诱发的顽固头痛,或引发鼻窦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当保守治疗对这些困境束手无策时,微创鼻内镜下矫正手术才是破局之选。”

  专家简介

图片

  樊可成 主任医师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苏省研究性医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徐州市听力学会副理事长。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