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成都9月28日电(刘大江 吴纯业)9月28日,在中国银耳的发祥地--四川省通江县陈河乡,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正式揭馆。据了解,这是中国第一个银耳博物馆,它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银耳之乡”丰富的银耳文化。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距通江县城30余公里,占地面积约10余亩,其外观呈典型的川北民居四合院型。整个博物馆分4个分馆,分别从历史沿革、生产工艺、名特产品和银耳文化等4个方面介绍中国最负盛名的银耳--通江银耳。
“历史沿革馆”是第一个分馆。它以通江银耳从自然生长到人工栽培、再到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及其传播轨迹为主线,以各种权威典籍对通江银耳的源流、功效、传说、评价为主体,把中国银耳定位到“通江银耳是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
“生产工艺馆”是第二个分馆。它以通江银耳传统生产工艺程序为主线,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寄生载体和生产工艺为主体,突出“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通江银耳乃天地灵气所钟。
“名特产品馆”是第三个分馆,主要是系统介绍通江银耳开发的系列名优产品。
“银耳文化馆”是最后一个分馆。主要是介绍银耳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距通江县城30余公里,占地面积约10余亩,其外观呈典型的川北民居四合院型。整个博物馆分4个分馆,分别从历史沿革、生产工艺、名特产品和银耳文化等4个方面介绍中国最负盛名的银耳--通江银耳。
“历史沿革馆”是第一个分馆。它以通江银耳从自然生长到人工栽培、再到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及其传播轨迹为主线,以各种权威典籍对通江银耳的源流、功效、传说、评价为主体,把中国银耳定位到“通江银耳是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
“生产工艺馆”是第二个分馆。它以通江银耳传统生产工艺程序为主线,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寄生载体和生产工艺为主体,突出“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通江银耳乃天地灵气所钟。
“名特产品馆”是第三个分馆,主要是系统介绍通江银耳开发的系列名优产品。
“银耳文化馆”是最后一个分馆。主要是介绍银耳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
阅读下一篇
郑筱萸强调: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