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考核如芒在背 争干工作快马加鞭
榆林市通过落实绩效考评强化药监队伍建设
2004年06月18日据中国医药报陕西讯 “某分局领导被降职了!”“某分局的公务员被辞退了!”自从榆林市药监系统建立效能评议机制,对全系统公务员进行年度综合考评后,大家的压力大了,动力也大了。该系统以绩效为目标,以考评为手段,逐步形成了效能评议机制,强化了机关建设,提高了队伍素质,药监工作面貌一新,榆林市药监局也成为全市行风评议最好的单位。
建局伊始,榆林市药监局就在全系统实行了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制定了年度工作考核方案,全年逐项进行落实。在年底综合考评中,对80~90分之间者不奖不罚,80分以下通报批评,单位领导不能评优,连续两年考核在70分以下者,实行“末位淘汰”,班子成员视情况给予就地降职或免职处理。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他们还在考核中采取市局各科室与各县分局(所)互相打分的办法,其分数占总分的5%,最后按总得分排列名次。考评机制建立后,该局先后有个别领导被降职、公务员被开除。由于这个局的领导在推行考核评议机制中不摆臭架子,敢于动真格,极大地触动了全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上年分数落后的单位都在下一年千方百计改进工作,努力争上游,摆脱被动和末位淘汰的命运,全系统出现了争先恐后干实事、搞创新、求发展的良好局面。
绩效考评制度的实施还有力地促进了榆林市药监系统作风的转变。在GSP认证中,市、县局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深入企业帮促指导,推进GSP认证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行政相对人的一致好评,收到企业30余封感谢信。同时,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自身学习也在该系统蔚然成风。到目前为止,该系统已收集工作人员在调查中获得的各类信息近100条,调研报告(论文)21篇,基本概括了全市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状况,为更好地加强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绩效考评机制也给该系统各级领导加大了压力,他们都沉下身子,把精力用于为基层办实事上。定边县药监局帮助贺圈镇卫生院建起了规范的医疗大药房,其药品质量可靠,经营效益翻番,知名度大大提高;神木、米脂、子洲、府谷等县药监部门也进一步向基层延伸监管和供应网络,为老百姓购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佳县分局广开门路,寻求支持,加快发展,由西安瑞恒公司捐资10万元,建立百家瑞恒便民药店,实现了网络进村入户。
今年,该局在总结过去两年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榆林市药监系统工作考评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使考评与绩效进一步挂钩,使考评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实施绩效考评机制以来,该局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榆林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单位”、创建“五型”(学习型、服务型、制度型、创新型、激励型)机关优秀单位和区级文明单位。在2003年榆林市政府行风评议活动中,该局的群众满意率为98.3%,成为全市行风评议最好的单位。日前,该局作为全市“五型”机关创建典型在榆林市委召开的现场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受到与会者好评。
阅读下一篇
座谈会专家记者畅谈如何宣传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