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近日,孕 24 周的张女士突感心慌、指尖冰凉且浑身无力,来徐矿总院产科做产检,急诊单上赫然出现“促甲状腺激素(TSH)8.7mIU/L” 的红字,医生急告:“再晚两周,可能影响胎儿脑发育!”
要知道,每 10 个孕妈里就有 1 个正面临 “隐性甲减” 的威胁 —— 它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却可能悄悄偷走宝宝智商发育的黄金期。张女士的经历,给所有备孕或已怀孕的孕妈妈提了个醒: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真的要重视起来!

什么是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妊娠合并甲减),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即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作用减弱,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求,进而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病因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常见的原因是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机体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
既往因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接受过甲状腺手术,或因甲亢等疾病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减少,从而引起甲减。
碘缺乏或碘过量:
孕妇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减;而碘过量也可能干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诱发或加重甲减,尤其是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基础上。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减。例如,抗甲状腺药物(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用于治疗甲亢时,如果剂量过大,可能会过度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引起甲减;此外,一些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锂剂、胺碘酮等。
中枢性甲减:
下丘脑或垂体疾病(如垂体瘤、垂体炎症、下丘脑肿瘤等)可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引起中枢性甲减。
对母婴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对孕妈妈影响
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并发症增加。如会诱发高血压疾病、贫血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
孕妇还可能出现明显的乏力、怕冷、体重增加、便秘、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宝宝影响
一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体重过低;二是严重影响大脑与神经系统发育,可能造成智力障碍、认知下降、运动发育迟缓等长期问题;三是若母体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相关抗体可能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甲状腺,引发胎儿先天性甲减;此外,还会增加胎儿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与非孕期甲减类似,常见乏力、怕冷、少汗、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脱落、眼睑水肿、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嗜睡、体重异常增加、便秘;
非典型症状:部分孕妇仅表现为轻微乏力、食欲减退或情绪波动,易与孕早期疲劳嗜睡、孕中晚期便秘体重增加等生理反应混淆;
体征: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还可能有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或延迟。
治疗手段
01 药物治疗
这是治疗的核心手段,医生会根据孕妈孕周、甲状腺功能指标(如 TSH、FT4)制定个体化剂量。药物选择:优先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如优甲乐),该药物成分与人体自身分泌的甲状腺素一致,安全性高,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能有效补充母体甲状腺素不足。
02 动态监测
确诊后,孕早期建议每 4 周复查 1 次 TSH、FT4;孕中晚期可延长至每 6-8 周复查 1 次;产后 6 周需再次复查,评估是否需调整产后用药剂量(部分孕妈产后可能无需继续服药)。
03 生活辅助
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如加碘盐、海带、紫菜),但避免过量(每日碘摄入量建议 220μg,过量可能加重甲状腺负担);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鱼类)和膳食纤维。
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减少焦虑、紧张情绪,可通过散步、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调节,不良情绪可能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
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如不必要的 X 光检查),避免服用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某些含碘药物、免疫抑制剂),用药前务必咨询产科和内分泌科医生。
需特别提醒:
治疗需 “全程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减药或换药,即使症状缓解,也需通过复查指标确认甲状腺功能稳定。
本期专家

闫丽丽 副主任医师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产科专科
2007年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9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
专业特长:具有丰富的产科临床经验,熟悉各种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擅长计划生育手术、宫颈镜手术等操作。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监测、产后康复指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妊娠并发症的诊疗,尤其擅长处理产科急诊危重症的处理。同时,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及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有一定的造诣。
门诊:周二全天
(部分图片由AI合成)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