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提醒:警惕“经济舱综合征”背后的神经信号!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周一上午徐矿总医院神经内科魏秀娥主任专家门诊,50岁李先生急匆匆进入:“医生,我头晕乏力,快给我开头颅核磁!我肯定是脑梗了!”魏秀娥没有急着开单,反而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原来患者刚飞完10小时长途航班,左腿比右腿稍肿,一按就痛。“不是脑梗!”魏秀娥瞬间警觉,“是经济舱综合征—肺栓塞!”立即启动急救流程,抢回一命。关键时刻,医生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就能扭转结局!  

  不少旅友会趁着长假进行长途旅行,但殊不知有一个风险正在潜伏,静悄悄地伴随整个路途,那就是“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

  为何会发出“神经信号”?

  当血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液回流受阻,整个循环系统都会受影响。大脑作为对血氧变化最敏感的器官,最先发出警报。这些“神经信号”正是身体在求救。

  (一)久坐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长时间坐着不动,下肢血液淤积像“堵车”,血细胞就容易凝集成块,沉积在体内血管内,变成潜伏的血栓。

  (二)“经济舱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1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肿胀、发红、温度增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无症状。  

  2肺栓塞

  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血栓脱落进入肺部还可能形成肺栓塞,引发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心跳加速、头晕或晕厥、咳血,严重时还会导致休克或猝死。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立即寻求帮助,尽快就医。

  (三)哪些人群要注意

  久坐不动

  因病久卧

  近期接受过髋关节或膝关节手术

  抽烟

  肥胖

  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

  服用避孕药

  孕妇、老年人

  (四)如何预防-专家支招

  01“动”是核心:让血液“流”起来

  狭小的空间以下动作可以做预防血栓:

  1.勾脚尖、踮脚跟;

  2.脚踝旋转(顺时针、逆时针);

  3.交替抬腿;

  4.抖腿。

  02“水”是根本:让血液“稀”起来

  长时间飞行或久坐,人体水分流失快,血液会变得粘稠。建议每小时饮用100-150毫升的白开水(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调整),少量多次。务必避免咖啡、浓茶和酒精,因为它们会加速身体脱水,反而增加风险。

  03“察”是关键:让危险“现”原形

  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是守护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发现单侧腿部出现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或者两条腿粗细明显不一,这可能是血栓已经形成的明确信号。同时,如果出现任何前文提到的头晕、乏力或晕厥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你的长途旅行史!这个信息至关重要。

  “经济舱综合征”不只发生在飞机上,任何长时间久坐的场景(如长途开车、办公室久坐)都可能成为它的温床。魏秀娥主任提醒:“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微小信号,都可能是它在保护你。下次踏上旅途,请带上这份‘保命清单’,用简单的行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经济舱综合征”的后果虽然可怕,但只要有意识地去预防,就能在享受旅途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健康风险。

  关注自身健康,平安出行、乐在旅途。

  矿总名医

  魏秀娥

  神经内科 | 副院长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专业特长

  擅长脑血管病的个体化规范化诊治、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及各种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

  个人荣誉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三八”红旗手、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徐州市劳动模范、“十大医德标兵 、“三八”红旗手,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五一巾帼建功标兵、 科技创新标兵、十佳共产党员。

  学会任职

  中国卒中学会全科医学与基层医疗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身与行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理事;江苏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认知与精神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脑卒中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徐州市基层脑卒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卒中学会副理事长;徐州市介入神经病学研究会副会长。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