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的求救信号!妇科专家蔡莉解读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

  全程导医网 徐州妇幼保健频道/名医访谈:(通讯员/姚萌) “大姨妈”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她在不经意间的一些改变,都可能是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今天,跟随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三病区主任医师蔡莉,一口气读懂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帮助女性早发现、早治疗。

  哪些情况属于异常子宫出血?

  首先,很多女性可能会困扰,哪些情况属于异常子宫出血呢?

  蔡莉主任介绍:“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1-35天,如果小于21天或者大于35天,视为异常子宫出血。此外,正常月经期是3-7天,如果大于7天,也视为异常子宫出血。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关注点就是月经量,正常的月经量是5到80毫升,大部分平均值是在60毫升左右,如果超过80毫升即月经量过多,同样视为异常子宫出血。”

  由此可见,异常子宫出血是指月经的周期规律、月经量、月经期的长短发生了改变,是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子宫不典型增生及排卵性异常的子宫出血。”

  见招拆招 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

  1.子宫内膜息肉

  蔡莉主任介绍,临床上常见的子宫内膜息肉,就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部分女性也会因此到医院就诊,这类患者需要做妇科彩超进行排查。

  如果是子宫内膜息肉,彩超声像会表现为宫腔的内膜回声不规则,宫腔有稍高回声,有彩超的初步判断后还要做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

  2.黏膜下子宫肌瘤

  还有一类是黏膜下子宫肌瘤,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大、经期有大量血块、经期延长。这样的女性往往会变伴有贫血,这类患者首先要查血常规,评判贫血程度,同样也要做彩超,看看宫腔是不是有占位。

  粘膜下子宫肌瘤彩超会提示类圆形的宫腔占位,有时也会是稍高回声。这样的病人需要做宫腔镜检查,进一步明确后需要做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切除。

  同时,蔡主任提醒:“此外,也有一部分病人子宫肌瘤不在粘膜下,而是在肌壁间。当肌壁间的子宫肌瘤增大到一定程度,会改变宫腔形态,增加内膜面积,同样表现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一类病人肌瘤也是需要处理的。”

  3.子宫肌腺症

  子宫内膜腺肌症的病人,除异常子宫出血外,有一部分人同时合并痛经。患者往往因痛经、贫血、月经量增多到医院就诊,同样要根据彩超声像判断是不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如何治疗呢?“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没有生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往往采用药物治疗让子宫缩小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药物治疗让子宫缩小,促进子宫的容受性,促进妊娠。对于40岁以上没有生育要求、子宫肌腺肌症比较重、出血比较多的病人,也可以采取切除子宫的治疗方案。

  4.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往往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女性,这类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跟月经期的出血是没有关系的。这类患者需要查彩超评判内膜厚度,当内膜异常增厚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内膜发生病变,通过活检来评判内膜是不是发生了癌变。

  5.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还有一类病人属于无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往往常见于青少年青春期出血和围绝经期出血。

  青少年无排卵性出血主要原因青少年年龄较小,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没有发育完善,还没有完整的月经周期,以止血、调整周期和纠正贫血为主要原则。

  但大部分是围绝经无排卵性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泡储备能力下降,出现无排卵性的月经,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单一的刺激,长时间内膜持续增厚,出现突破性的子宫出血。这类病人治疗的原则是止血、纠正贫血、调整周期和预防癌变。

  对于以上这些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女性可以进行自我判断,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就诊。同时,蔡莉主任也强调,异常子宫出血大部分不会自愈,偶尔一次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反复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则建议及时就医,定期的妇科体检有助于很多妇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专家简介:

  蔡莉,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三病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妇产科临床2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内分泌,妇科肿瘤,不孕症等诊治,擅长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曾获“徐州市技术能手”,“徐州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