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发展,因其快速成型、快速制造这两个优点,3D打印也受到了医学领域的青睐。

3D打印究竟多有用?看完你就知道啦!

1、提供准确参数
骨二科主治大夫邱东新说,3D打印的模型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复杂骨折的分型、脊柱侧弯的分型、骨肿瘤的鉴别、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等。并且对骨肿瘤的患者,可根据CT值打印出肿瘤的范围,指导肿瘤的界限,术前制定手术计划,模拟操作,对肿瘤准确的切除及个体化制作材料和重建提供准确参数,简化手术,减小创伤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2、提高手术安全性
同时根据3D打印的骨关节原型,可计划插入髓腔内的器材尺寸,为髓腔结构变异与器材结构差异的患者更好的置入假体,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精确性。还可以预见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术后遗留骨缺损区域的三维外形,内固定器或个性化假体的参数、内固定物螺钉定位等,充分的术前准备,有助于手术疗效改善。
3、减少偏离
对于脊柱手术最主要的是准确置钉,减少手术并发症,颈椎的椎弓根细小,置钉风险大,所以打印纸做的钻孔导板尤为重要,在钻孔导板辅助下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使用简便,手术也更加简单,个性化的设计使得精确度增加,术前可直接找到合适的螺钉尺寸及设计螺钉置入的轨道,减少螺钉的偏离。
4、提高准确率
在脊柱侧弯的患者中应用价值更大,不仅可以指导准确置钉,还可直接测量畸形的角度,设计螺钉置入的顺序及节段,在椎弓根螺钉的钻孔导板下很容易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团队及患者的辐射量,减少置钉穿孔率及方向错误率,椎弓根置钉准确率达到98.08%,远高于传统置钉准确率。并且可缩短椎弓根钉置入的学习曲线。
5、减少手术时间
在复杂四肢骨折中,快速成型技术对骨折分型及手术复位演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并对干骺端骨不连截骨、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跟骨骨折等不同患者进行术前建模,利用3D制备的模型或者使用导板辅助螺钉及内固定材料准确置入,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产业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快速成型,一个是快速制造。其中,快速成型,是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方向(如制作模型、制作导板、制作匹配的骨替代物等)。

徐州仁慈医院完成江苏省首例3D打印助力手指再造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D打印有望在人工假体、手术器械、骨移植物等实现快速制造。同时具有生物活性人工替代骨组织的制造方面也将发生巨大的进步。

徐州仁慈医院3D打印技术助力髋臼骨折手术
医学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都是和整个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促使实验医学向理论医学转化。当今,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这场新技术革命,对医学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还需要时间的验证。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3D打印确实推动了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徐州仁慈医院运用3D打印技术助力完成的手术:
江苏省首例3D打印助力手指再造手术在徐州仁慈医院完成
首例3D打印助力髋臼骨折——仁慈医院3D打印技术助力骨科手术再获新进展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