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过度爱干净小心患有强迫症 及时治疗摆脱困扰

  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担心门没锁一而再再而三的返回检查,害怕手上不干净永无止境的洗手,总是感觉一件事没有做完美从而反复的检查……在生活中,我们总爱轻松自黑或者嘲笑他人“处女座”、“完美主义”甚至“强迫症”。但是,医学上真的有强迫症这一精神障碍。强迫症不仅可带来显著的心理和身体痛苦,甚至会严重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

  太爱干净也可能是种病

  徐州市的王女士,至今为止已经被强迫症折磨了五年之久。

  “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强迫症,以为只是普通的洁癖。”王女士回忆道,先前只是

  比普通人更爱干净。衣服上粘有毛发、碎屑等脏东西,她一定要把所有的衣服洗一遍才罢休。后来慢慢的发展到,无论洗多少遍都感觉上面仍然带有细菌,只能把衣服扔掉,才眼不见心不烦。

  平时走在路上,王女士特别害怕遇见孩子,特别是那些还未脱离纸尿裤或开裆裤的孩子,总感觉他们身上的屎尿会溅到自己身上。远远地看见前面有孩子存在,她宁愿绕多一些路,也不愿从他们身边经过。“我也知道没有必要,一些脏东西并不会侵入体内,但身体就是控制不住。”

  前一段时间,徐州柳絮漫天,王女士非常痛苦。只要身上沾到一丝柳絮,她就恨不得立刻回家洗手、洗头、洗衣服,否则就无法做其它的事情,这种无时无刻的恐惧和不间断的清洗行为已经打乱了王女士的正常生活,让她痛苦万分,因此前来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医学心理科医生王佳佳表示,洁癖本身并不是疾病。爱干净,讲卫生,原本都是好习惯,但假如像王女士这样,变成一种”非这样做不可“的强迫症行为,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反复检查不能自控

  每天反复的不能自控的洗手或清洁行为,明知是不合理或不必要但难以摆脱,原来是强迫症。

  王佳佳表示,强迫症患者的主要症状除了反复洗涤外,还有反复检查的行为。一个人开冰箱、开抽屉门时,”啪“的一声关上,不放心再用手拉一下,之后就不再想这件事了。而强迫症患者把门关上后,会觉得没有关上,从而反反复复地进行检查。

  有人疑惑,这些我偶然也会做,难道我也患了强迫症?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天出门上班上学前,大家都会习惯性地检查家里的电器开关、煤气等是否都已经关闭。但当我们锁门离开时,我们又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刚刚是否真的检查好了?煤气阀是否真的关上,这时,我们通常都会选择重新开门,再检查一次后,便放心出门。王佳佳表示,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行为,但并不能说明他们患病,这或许只是一种习惯行为,属于生活中的一部分。

  到底怎样才算得上是一种病?“这个判断标准是,在此基础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王佳佳表示,一般情况下,普通人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清晰地认识自己出门前确实已检查无误。可具有强迫型人格特征的人群不然,他们会马上回家,再次检查,即使明知道会导致迟到,或错过重要的会议等,也无法阻止他们回家查看的行为。这种反复检查的行为,已经形成病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

  过分苛求易埋下“心魔

  强迫症患者的痛苦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我们所认为的“手脏了必须要清洗”的痛苦,在他们眼中这可能就是世界末日。

  多数强迫症患者有强迫与反强迫的意识共存。明知道不应该、无必要,但又控制不住的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强迫就是患者控制不住去思考或者做一些自己控制不住的事情,比如说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强迫就是患者会极力的去抵抗它,他们也知道一天反复洗手多次是不应该、无必要的。这种强迫与反强迫的斗争,会使人非常痛苦,逐渐会导致患者烦躁、焦虑,甚至抑郁。

  强迫症和焦虑症、恐惧症等都属于神经症的一种,但症状更为复杂,治愈效果也相对较差。它的病因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做事有条理,但往往超过了该有的度。

  而且,大多数心理疾病都能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强迫症也不例外。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教过分苛刻,要求子女严格遵守规范,不允许其犯错误,造成孩子追求完美,事无巨细的性格。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常常反复叮嘱孩子这不能做,那有危险,导致孩子每想做一件事时,就会想到父母对其的影响,从而做任何事都思虑过多,优柔寡断。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上过分强求按部就班,一切都要求井井有条,争取把事情做到完美,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强迫症的倾向。

  某些特定职业也容易导致从业者形成强迫症。比如银行的出纳员,每天面对精确的数字,和各种现金存款,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反复校对成为了他们工作的日常,他们同时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

  积极治疗甩掉强迫症

  相较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治疗难度大。但是,强迫症并不是不可治愈的。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

  强迫症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需要患者耐心配合。但一些接受治疗的患者常会不按时、按量吃药,甚至是感觉症状减轻后就自行停药,以至于反复发作。王佳佳提醒到,强迫症需要在精神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不可自行停药。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一般包括:认知疗法、脱敏反应和心理动力学。

  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对事物的认识状态,纠正其认知思维。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有著名的“ABC“理论。其中,A是指事件,B是指信念或者想法,C是指结果。比方说遭遇同一个自然灾害,有的人患上了精神类疾病,有的人则心态良好。对于同一个事件,引起的结果各异,这是由于对这个事件的认知评估不同所致。对于王女士反复洗手的强迫症,医生需要帮助其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认识干净的定义,更改自己错误的认知。

  脱敏反应:通过使患者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使其体验到并相信他们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比如,有的病人害怕坐马桶垫,在征求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和一定的急救和抢救措施的保护下,由两个医生和一个护士共同强迫其坐马桶垫,降低其对“坐马桶垫会有危险”的错误认识。人的焦虑性和恐惧性有一个峰值。当达到这个峰值以后,肯定是下落的一个状态。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患者的病情明显有所改善。

  心理动力学:前两种方法一般耗时较短,而心理动力学可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它牵扯到精神分析,通常会聚焦患者过去的经历。医生通过了解患者的童年创伤、家庭背景等因素,发掘患者内心潜意识,从而找到患者发病的根源,改善患者病情。

  “除了药物和心理干预,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来说,也起着重要作用。”王佳佳提醒到,家庭和社会要做到不嘲笑、不打击,帮助他们阻断和监控强迫行为,放弃病态的完美主义。

  专家介绍:王佳佳,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领域。

  门诊时间:每周四全天(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门诊楼二楼9号诊室)。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