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人过半有骨质疏松 预防可多吃坚果类食品

  全程导医网 徐州保健频道上个周末,王老太从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出院回家。说起这一次住院的事,王老太的女儿彭女士很无语。半个月前,王老太说想趁着假期外出转转。彭女士听说后,立即开车来接她。小区里减速带比较多,彭女士开得有点慢。眼看着就要出小区了,还剩最后一个减速带,彭女士稍微提了点速。

  “刚上减速带,我就听见咔嚓一声。回头一看,我妈捂着腰,很痛苦的样子。她一说腰很痛,我就赶忙带着她去了医院”,彭女士说,尽管有了思想准备,但到了医院之后的检查结果还是让她很郁闷:王老太骨折了。

  这一次,王老太骨折的部位是腰椎一节压缩性骨折。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王老太接受了腰椎成形手术。经过一周的康复,王老太顺利出院。

  事实上,这已经是王老太第四次因为骨折住院了。在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王老太已经成为病区里的“熟面孔”。包括这一次住院,在过去的四年间,71岁的王老太每年来医院一次,每一次都是因为骨折。一年前,王老太因为从椅子上滑下来,导致胯骨和腰椎二节骨折。在市中心医院,王老太接受了胯骨微创手术和腰椎成型手术。两年前,王老太因为在卫生间滑到,导致腰椎四节骨折。在市中心医院,王老太接受了腰椎成型手术。三年前,王老太上楼时脚下打滑摔了一下,导致胸椎十节骨折。在市中心医院,她接受了胸椎成型手术。

  连续4年住院,连续4年骨折,这让王老太和家人都特别郁闷。王老太为什么这么容易骨折?究其原因,王老太有相对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三分之一老人骨折,是这个原因导致

  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被称为沉寂的杀手,作为一种“静悄悄的疾病”,正严重侵蚀着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

  我们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功能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委员会副主委、徐州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委员会主委、市中心医院脊柱关节诊疗中心主任、骨脊柱外科主任马超,听他讲讲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根据我们的大致统计,我们接到的骨折的老人中,有三分之一是骨质疏松”,马超说。

  骨质疏松症是退化性疾病,极大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 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 1.73 亿。我国 2006 年资料显示,骨质疏松患病人数约 8800 万,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是男性的 6~8 倍。在北京和上海地区,60 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超过 50%,其中女性约占 80%。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生脆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致死率和致残率显著增加。骨质疏松骨折是可防可治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马超说。

  骨质疏松四大危害:骨折最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

  为什么出现了骨质疏松特别容易引发骨折,这要从骨质疏松的概念说起。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引发骨骼疏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绝经期、营养不良,不足的钙质和维他命D的摄取,运动不足、体重偏瘦、吸烟和酗酒。

  其中,有三大因素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一是饮食中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取不足,二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三是缺乏体育锻炼。

  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后果很严重。关注一下骨质疏松症的四大危害:

  一是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二是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三是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

  四是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何预防和治疗:多做户外运动,多吃坚果类食品,预防摔跤

  一旦骨折,即使及时接受了治疗,生活质量仍然不可避免得受到影响。为此,避免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马超给出了几点建议: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更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出现概率。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骨质疏松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2、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3、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