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讲究多,与西瓜同时吃可引起腹泻或腹痛


  全程导医网 徐州保健频道:随着端午节即将来临,各式各样的粽子也在火暴上市。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的种类有很多,如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等等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也吃撑了胃。营养学专家提醒,吃粽子要适量,千万不要因为贪吃而伤了自己的身体。

  1.合理搭配。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胃肠道消化不良。不要同时食用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素材,尽量以后腿肉或魔芋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胡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者可以将糯米混加“五谷米”,增加粽子的纤维。另外,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

  2.因人而宜。粽子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人群最好别吃粽子。①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②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③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④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适可而止。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4.热透再吃。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粽子不容易消化,如果早晨就吃粽子,由于,早起人体消化工轻盈困兽犹斗弱,更不易消化;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否则晚上留在肚子里也不容易消化。

  5.正确保存。目前市场上的粽子按其包装和保存的形式大致分3类:新鲜的、冷冻的、真空包装的。新鲜粽子买回家后最好当天食用,否则要及时放进冰箱保存。冷冻和真空包装的粽子都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在其标签保质期内即可食用。但要注意将其分类分袋放进冰箱。如果是自己家里包粽子,现煮现吃口味最好,也最安全。但注意冷藏不超过3天,冷冻不超过7天。再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但最好不要重复冰冻。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