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妇幼保健频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激素作用下异位生长于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子宫骶韧带等。据统计,全球每10位育龄女性中约有1位受其困扰,核心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月经异常甚至不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专家提醒,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下从多维度展开详细指导。

日常基础护理筑牢健康“防护墙”
经期护理(关键期)
经期是内异症患者症状最明显的阶段,不当行为可能加重盆腔充血与疼痛。
避免“禁忌行为”:经期严禁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同时避免盆浴、游泳,选择淋浴,减少盆腔感染风险。注重保暖与休息:保持下腹部、腰部温暖,可穿护腰带,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子宫痉挛性疼痛;避免熬夜。情绪管理:经期激素波动易引发焦虑、烦躁,可通过听舒缓音乐、冥想、短时间散步等方式放松,必要时与家人朋友沟通,缓解心理压力。
非经期护理(巩固期)
非经期需通过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调节激素水平。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避免昼夜颠倒,减少激素波动对异位病灶的影响。适度运动:选择瑜伽、快走、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长期坚持可显著减轻慢性盆腔痛。
疼痛科学管理 告别“忍痛”模式
物理缓解:安全无副作用的“首选方案”
热敷疗法:经期暖水袋热敷。体位调整:疼痛发作时避免久坐或久站,可采取“屈膝侧卧位”减轻子宫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也可尝试“膝胸卧位”每次5-10分钟,帮助改善盆腔淤血。
药物干预:遵医嘱是“安全底线”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是缓解内异症疼痛的一线药物,需在疼痛发作前1-2天开始服用,避免疼痛加剧后再用药(效果会打折扣)。激素类药物:如短效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异位内膜生长,从根源减少疼痛。需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避免引发月经紊乱或病情反弹。

医疗求助: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就医,排除病情加重或并发症。疼痛剧烈,服用常规药物后无缓解,影响正常进食、睡眠;
经期出血量明显增多(如1小时湿透1片卫生巾),或经期延长超过7天;
出现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盆腔感染。
饮食调理:吃对食物“辅助控症”
推荐多吃:抗炎、补营养的“好食材”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三文鱼、鳕鱼)、亚麻籽、核桃等。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豆制品。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可以调节身体炎症水平、增强免疫力,辅助缓解症状。
建议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辛辣、生冷食物、含咖啡因饮品。会加重炎症,加剧疼痛。
定期复查与心理护理 双向护航“长治久安”
内异症的护理是一场“长期战”,需结合日常习惯、疼痛管理、饮食、复查、心理等多方面,耐心坚持。记住:科学护理不是“单打独斗”,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调整护理与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症状,回归高质量生活。

妇科十三区简介
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良性肿瘤、输卵管良性肿瘤、盆腔粘连、女性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更年期相关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诊治。主攻方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DIE疾病的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三、四级手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