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心理频道:8月5日下午,以“看见光芒,肯定自我”为主题的团体心理治疗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三科顺利开展。心理治疗师张停停与主治医师解立旺协同,带领15名住院患者,在科室护理团队的专业协助下,通过互动分享、正向反馈等结构化团体干预环节,整合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技术体系,引导患者探索自身潜在价值,重建自我认同与康复动力。

破冰阶段
价值觉察的启动与团体凝聚力构建
团体以“姓名复述+优势锚定”的暖场技术拉开序幕。成员依次进行自我表露,用核心特质词定义自身优势(如“细致”“坚韧”“探索欲”),后续成员需准确复现前序成员的姓名与特质描述。此环节通过团体镜映效应,使成员在被关注与被记住的体验中建立初步信任感。治疗师运用现象学澄清技术与共情性认同,强化成员对自身微小积极特质的觉察,将团体注意力聚焦于资源取向的互动模式。
在“优势清单建构”环节中,成员完成“三维价值 inventory”(特质优势、行为成就、人际贡献)书写任务,涌现出“危机干预行为-我救过落水的儿童”“利他性助人-我给路边乞丐50元”“社区贡献经历-我帮邻居抓过小偷”等具体例证。针对沉默成员,治疗师引导团体运用具体化反馈技术,如“你在生活技能训练中展现的耐心指导具有操作性支持价值”“环境整理行为体现了秩序感优势”,通过外部强化激活成员的自我价值图式,促进积极情绪体验的累积。
赋能阶段
自我肯定的认知重构与行为强化
“专属成长奖状设计”环节采用认知重构技术,引导成员将日常行为转化为价值叙事。成员通过“行为-意义”联结书写,如“药物依从性→治疗意志力”“亲情关怀→情感支持力”,完成从具体行为到抽象价值的认知升级。团体分享时的集体强化仪式(掌声、点头回应),进一步巩固自我肯定的情感体验。
巩固阶段
价值内化与康复动机强化
01书写环节
治疗尾声的“价值宣言”书写环节,运用自我暗示技术帮助成员整合团体体验,形成个性化的积极自我概念,如“坚持力+温暖特质=我的核心价值”。治疗师通过过程总结技术,将即时情感体验与长期康复目标建立联结,引导成员完成“价值感→康复动力”的心理转化。最终的“成长突破奖”颁发仪式,作为象征性强化物,为团体体验画上具有仪式感的句号。



02精神三科主任王广法介绍:
“自我价值感缺失是精神障碍患者的核心心理特征之一,团体心理治疗通过人际支持系统构建与积极认知重塑,为患者提供了价值觉察与自我认同的矫正性体验,对提升治疗依从性与康复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护士长李蒙蒙表示:“结构化团体干预在丰富住院生活的同时,更通过治疗性人际互动强化了医患同盟关系,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治疗模式提供了实践载体。”
本次团体心理治疗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整合,帮助患者在安全的团体氛围中完成价值觉察、自我肯定与动机强化的心理过程,为其康复之路注入了基于内在价值认同的持久动力。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