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土中根撑起一片绿——记徐州四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梁军


 

  

  

  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曲美慧)没有任何一种成功,不是建立在枯燥而反复的工作基础之上。

  从1993年毕业至今,22个年头,已在不少人眼中有所成就的梁军,仍在临床、科研和学术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地艰辛前行。她做了副院长,可骨子里仅仅只把自己看成一个医者,一个有些资历的医生。她依然保持着20多年来与每一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反复沟通的习惯,依然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应酬中,依然坚持每周阅读最新的英文学术文献。

  不同的是,过去她觉得自己是一株拼命成长的树,奋力接受阳光和雨露,然后把绿荫洒给患者;

  但现在,她觉得自己是一片根。十几名年轻的医生和研究生正在这棵树上蓬勃出新的枝丫,她用自己一贯的严谨催促着他们拼命成长,因为不久的将来,他们所带来的盎然绿意将覆盖更多的患者。

  隐在团队背后的名字

  2012年,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晋升苏北首家省级重点专科。

  对梁军来说,这远比自己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是省333人才培养对象更有意义。

  为了这一天,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努力了7年。

  2005年,刚从上海瑞金医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束课题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的梁军担任内分泌科主任,彼时的科室,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专科技术没有特色,科研工作更是一片空白。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埋头苦干,一步步开始积累,她把这个过程称为“垒砖头”,枯燥、乏味、艰辛,只有坚持,才有可能见到“大厦”。

  她的这种精神也感染了整个内分泌科的医疗团队。

  在获评省级重点专科之前,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的科研学术水平在苏北早已一马当先——科室“拿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徐州市科技局等七项课题,科室成员在“Nature genetics”“Human Molecular Genetics”“Journal of Hypertension article”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2篇,其中仅“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就用了整个团队4年的心血,影响因子达到36.29分,是国际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甲状腺疾病全基因组扫描的研究成果。

  如此高的影响因子,凡是搞过学术研究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其价值所在,也会明白这背后所蕴含的艰辛与付出。

  每一个项目、每一篇论文的诞生,都是梁军和团队成员面对疑难杂症、罕见病例攻坚克难的结果;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蕴含着他们面对患者和家属高度负责、不舍昼夜的探索。

  而在谈起这些成果的时候,梁军几乎从没有提到过自己,“团队”是一个永远挂在她嘴边的词。

  最近三年,内分泌科把着力点放在了“精准医疗”,希望通过规范、科学、多学科协作提高疾病诊疗效率,攻克更多疑难少见病例。

  甲状腺结节多学科协作组和糖尿病足多学科协作组的成立,是这一理念引导的直接成果。从过去的“一对一”到如今的“多对一”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得以被快速诊断结节的良恶性,并接受规范化治疗,如此一来,误诊、漏诊和过度诊疗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作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梁军在那里接触到了代谢病的前沿科研成果,同时依托读博期间与上海瑞金医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技术互助关系,她带领科室在苏北最早开展了内分泌代谢病的基因诊断技术。一个13岁的女孩曾因血压过高接受会诊,入院时血压高达240/150mmHg,各种仪器都查不出病因。会诊结果并不明确,认为有可能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所致,但因医疗条件有限,无法进行确诊。女孩的家人焦虑万分,他们借款1万多块钱,打算到北京求医。但梁军并未就此放弃病因探究,建议进行分子遗传学基因诊断,她积极与上海瑞金医院的老师联系,将血标本送至上海,最后确诊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所致双侧肾上腺增生症。是一种自身基因缺陷。而若在过去,医生只能根据会诊结果推断病因,无法精准诊治。梁主任立即与患者家人取得联系告知确诊结果,此时,患者一家已到达火车站,等待北上的火车。

  站在患者身边的朋友

  换位思考,这个词常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对于近年来日渐高发的甲状腺疾病,不仅是普通人,就连很多基层医务工作者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曾有一个年仅20多岁的女孩,因左侧甲状腺肿大被其他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她切除甲状腺。女孩儿不放心,到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又做了一次检查,梁军的诊断结果是:亚急性甲状腺炎,不需要手术。

  “甲状腺疾病常常会被误诊、漏诊和过度治疗,对于患者来说,这会让他们承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梁军认为,“以患者为中心”,有时候不仅要求医生对患者高度负责,还需要足够的技术和经验作为支撑。

  现实是,一些原本无需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在医生的“保险”治疗下,需要终身服药“对抗”甲减,如果激素水平控制不理想,对人体代谢和生殖系统将造成严重损害。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对梁军来说,这就像眼睁睁看着一个人喝下有污染的水,而自己却无法及时制止他。如果没有足够把握对一个人的生命做出正确“裁决”,她不会轻易写下“判决书”。

  像这样的事例,在梁军身上发生过很多次。在临床工作中,她对患者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用春风化雨的细致服务和日臻成熟的临床技术,让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

  一位7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患病20多年,双下肢因血管狭窄、闭塞时常剧烈疼痛,脚趾发紫发胀,严重处甚至溃破,用过很多药物都不见效,老人痛苦不堪。老人家中子女较多,但因家庭矛盾而互相推诿,无一人主动照顾他。老人的遭遇让梁军同情不已,她亲自带患者做了全面检查,为节省治疗时间,她顾不上吃饭,赶乘火车跑到北京几家大医院,和同行商讨可行的治疗方案。

  经过讨论,北京专家认为患者病变较重,最好进行下肢血管搭桥术同时放置支架,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但这类手术在我市尚无先例,而到北京手术费用太高,老人根本无法承受,况且老人身体过于虚弱,手术风险极大。

  那几天,梁军心头一直很沉重,反复思考最佳治疗方案。经过与患者及家人多次商讨,最终决定由她亲自进行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在我市开创了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先河。老人的病痛成功化解,他多次到医院致谢,每次都是反复说着同一句话:“您是个好大夫,负责任的好大夫啊!”

  埋在绿荫之下的树根

  对于年轻医生和研究生来说,科室主任梁军可能是他们遇到的最严厉的导师。

  腾飞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时便跟随导师梁军求学。进入内分泌科工作近两年,她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远离过读书时那种严谨而紧张的学习氛围。在这里,除了兢兢业业完成临床工作,梁军对像她一样的年轻医生在科研和学术上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她对内分泌专业进行细分,要求每位年轻医生都要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都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科研动态并定期推进自己的研究成果。每周二下午,她带着所有年轻医生一起阅读英文文献,探讨国际学术进展;每个周四,大家还要集体进行业务学习;每次病例讨论,她都不厌其烦向年轻医生讲解诊治思路,把自己过去的从医经验点点滴滴传授给他们。

  她把这些事情都称为“垒砖头”。

  “想做一名出色医生,别无二径,唯有勤奋。今天我带着大家一起‘垒砖头’,这个过程会非常枯燥、艰辛和乏味,但是有一天当你发现这些砖头已经变成一间房子甚至一座大厦时,你会无悔当年自己所有的付出。”梁院长的这句话,腾飞一直都记得。

  共事20年的老同事窦连军用“严师出高徒”来评价她。

  内分泌科的团队实力在近十年间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如今,这棵大树不仅仅为医院里的患者遮风挡雨,这片愈加浓密的绿荫正在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健康的荫泽。

  科室去年立项的“糖尿病分阶段的医联体管理项目”,为徐州市重点项目,旨在探索建立规范科学的糖尿病管理体系,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她带领科室团队对全市3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糖尿病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2型糖尿病干预管理技术”的工作流程以及具体实施的操作方法,丰富完善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学会健康管理软件使用。

  十几名年轻的医生们与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人员结成了“对子”,他们指导社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完善生活方式,并及时将控制不良的患者转入上级医院实施规范化治疗。这项公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辖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提供系统的、互动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让人们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也是今年启动的慢病分级诊疗的医改宗旨。

  她曾希望自己是一棵努力吸收风霜雨露的壮木,能支撑起科室的发展;而现在她更愿意做一个埋在土里的根,滋养那些新鲜的枝丫茁壮成长,让它们撑起一片更浓更密的绿荫。

  现在,她所撑起的这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这些年来,内分泌科在徐州市牵头成立了徐州市第一个“糖尿病强化治疗教育中心”, 也率先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和“顽固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自体骨髓的移植治疗”等新技术,近年来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科研成果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各一项、淮海科技二等奖2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4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4项。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