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裹腿或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臀纹不对称应及时诊断

2015-02-13 14:42
摘要:
有一种民间说法认为,新生儿一定要把双腿包紧,否则长大后容易形成“罗圈腿”。因此,很多新晋爸妈在宝宝出生后,都会把宝宝裹成“粽子”......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有一种民间说法认为,新生儿一定要把双腿包紧,否则长大后容易形成“罗圈腿”。因此,很多新晋爸妈在宝宝出生后,都会把宝宝裹成“粽子”。但事实上,新生儿包得太紧,不仅对防止“罗圈腿”没有用,还会影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自愈。据市儿童医院矫形中心史迎春介绍,所谓“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四肢畸形疾病。据粗略统计,该病发生率全球约千分之一,根据人种的不同略有差异,黄种人发病率稍高,约为千分之一至一点五。2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专家提醒家长,髋关节发育不良很容易被忽略,使孩子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任病情发展,往往会造成终身的严重残疾。
  女童走路左摇右摆,竟是髋关节发育不良作怪
  3岁女童小静(化名)活波可爱,讨人喜欢。然而一年前,当其他同龄孩子都能很稳当的走路时,她的父母却发现,已经学会走路的小静走路时的姿态像鸭子般左摇右摆,姿势较为难看。刚开始由于孩子年纪小,家里人都以为孩子缺钙,走路偏晚,步伐还没有走稳,也就没有注意,只是给孩子补充了一些钙剂。慢慢地随着年龄增大,小静的步伐依然怪异,腹部向前挺,胸部向后倾,屁股也撅着,小静的父母这才重视起来,马上带她到市儿童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让全家人大惊失色,原来小静的这种情况属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到医院就诊是,孩子的双侧髋关节已经全部脱落。此时髋臼生长塑形能力已经很差,因此只能进行骨性手术。”市儿童医院矫形中心史迎春介绍说,小静的髋关节脱位严重,家长有些粗心大意,发现得比较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手术虽然能保证孩子不会瘸,但不能解决日后关节的退行性变化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半年前,我们已经给孩子进行了第一次手术,纠正了右侧髋关节脱位,术后又辅助牵引治疗恢复效果挺好,现在将要在做左侧的髋关节脱位手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女孩多于男孩,左侧比右侧多见
  据史主任介绍,所谓“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四肢畸形疾病。据粗略统计,该病发生率全球约千分之一,根据人种的不同略有差异,黄种人发病率稍高,约为千分之一至一点五。
  “2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史主任称,临床发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大约有25%的病例是双侧脱臼。“这主要是胡搜到遗传因素、子宫内机械性因素如孕期胎位、性别及早期婴儿生活照顾方式如出生后对婴儿的包裹方法等多项因素影响。”
  髋关节发育不良,早发现早治疗
  史主任介绍,目前,小儿髋关节脱位的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遗传因素、胎位不正(尤其是臀位产)、母亲小骨盆、后天因素影响(如不正确捆绑包扎婴儿)、特发性(即排除以上因素)。
  该病依髋关节问题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一为单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二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半脱位,三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脱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出生后多会出现髋关节脱位的现象,多见双下肢不等长,臀部、大腿皮肤皱褶两侧不对称,正常膝外侧面不可触及床面,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脱位、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受限等发生,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同时据临床统计,该病治疗效果的好坏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方法越简单,疗效越好,因此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质量的关键,而这却依赖于早期的诊断和发现。
  “随着医学的发展,早期诊断的‘早’已不再是停留于家长发现孩子双腿的异常,而是把‘早’提前到婴儿出生后短期内。”史主任进一步解释,据临床发现,一般通过家长肉眼发现或是小孩到了学行期表现出异常而再到医院检查的情况多表现为髋关节已经脱位,已经相当严重,治疗难度较大。如果能在婴儿出生后的发育初期及早发现并治疗,则能大大降低幼童后天学行期间肢体发育畸形的几率。
  一周岁以内治愈率达95%,超过1周岁治疗相对复杂
  史主任进一步解释说,婴儿出生至1周以内被确诊称作早期诊断,这期间采用非手术治疗或辅助手术方法即可治愈。如果超过1周岁,治疗相对复杂,效果也随诊治时间早晚而不同。
  一般来说,患儿出生后2-3个月确诊,可采用可调节外展支具或外展石膏(蛙式位石膏)治疗;患儿出生后6-12个月确诊。可采用内收肌切断加上支具或外展石膏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通过切断内收肌、牵引复位(2周)加上支具或外展石膏治疗。
  “以上治疗方法比较容易,且会获得立项的治疗效果,1岁以内治愈率达95%。”史主任表示,如果患儿超过1周岁,多采用手术治疗,如内收肌部分切断、牵引、髋臼内清理、髋臼成型,必要时还需要再股骨上端截骨矫正前倾角。“市儿童医院矫形中心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设备齐全、先进,具备各个年龄组、各种身材的矫形器。对于特殊身材的,还可以定制。”
  据了解,市儿童医院矫形中心每年开展的1周岁以前的非手术治疗有近700例,手术治疗的有200余例。史主任介绍说“小儿髋脱位手术的成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一旦手术失败,患儿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骨性关节炎、再脱位,以致终身残疾。目前,仍有不少农村家长抱有旧观念:小孩做手术太危险,等大一大再说;只要不是死人的病,就没必要花太多钱治疗。受此影响,农村新生儿的检诊意识差,加之农村医疗力量薄弱,导致很多农村小儿髋脱位患儿没能得到早期诊治。有的农村家庭觉得手术费高,甚至放弃治疗,让孩子带着残疾,在痛苦中度过一生。”
  宝宝有一下症状之一应引起重视及早就诊
  史主任提醒说,基层医院应该加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医学知识普及,早诊断早治疗。生活中,不少“糊涂”家长见孩子走不稳还以为孩子“缺钙人软”,拼命在补钙上下功夫,结果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此疾病应引起家长高度注意。家长在日常照顾中应该注意什么?史主任说,首先,要改变不良襁褓方法,以保持孩子髋关节屈曲、外展位、纠正错误观念,并不是老人们常说的“孩子要绑腿,腿才长的直”,让宝宝在自然状态下入睡,保持婴儿与生俱来的蛙式睡姿。其次,在宝宝成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注意观察,看看有没有异于常规的现象发生。
  此外,“羊水过少、臀位生产、有先天性髋脱臼家族史、周边肢体压迫性异常的四类宝宝都属于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人群。”史主任说,不少家长对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缺乏认识,加上宝宝发病年龄小,“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很容易被忽略,使孩子错过早期治疗机会。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是发现此病的重要线索。比如新生儿和婴儿期的宝宝,臀纹不对称,不太愿意做要把两腿分开才能做的事情。换尿布时,可听到孩子关节有响弹声。到了学步期,宝宝不太爱走路,或者宝宝走路时,总是一只脚叠在另一只脚上,一摇一摆像只小鸭子。只要有上述情况发生,就要考虑孩子是否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应尽快到小儿骨科及早确诊治疗。
  骨科特色技术
  1、小儿骨关节各种先天性和(或)继发性畸形的矫治。疾病涵盖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外翻足(如先天性垂直距骨等),先天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弯,大脑性瘫痪和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肢体畸形,并指(趾)、多指(趾),先天性髌骨脱位,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症,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髋内翻,骨创伤性骨不连,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先天性肩关节脱位等。
  2、小儿骨关节创伤适合儿童特点的治疗(如闭合复位+聚酯绷带外固定,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Illizarov外固定支具加压或加压+延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以及皮肤或钢针牵引治疗等)。
  3、肌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肌性斜颈,肌肉挛缩症(如臀肌挛缩,股四头肌挛缩,肱二头肌挛缩等),大脑性瘫痪的神经肌肉损害的外科治疗,注射性周围神经损伤和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等。
  4、骨肿瘤的治疗,如:多发性骨软骨瘤,外生骨疣,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及其他骨骼良恶性肿瘤的治疗等。
  5、骨与关节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疾病有化脓性骨与关节感染,特异性感染(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和风湿性骨关节病等)和一过性关节滑膜炎、积液及其他关节病变等。
  专家介绍:史迎春,徐州市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医生,我是著名的小儿骨科和小儿整形外科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小儿整形外科学组委员,徐州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由其主持开展的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综合治疗,儿童大脑性瘫痪外科治疗(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肢体延长术,儿童骨关节创伤的适合儿童特色的治疗。代表现代治疗发展方向的儿童唇、腭的治疗,小耳畸形外耳再造术,各种难治性血管瘤、淋巴管瘤的治疗以及体表瘢痕,赘生物,肿瘤和器官发育畸形的矫治等,在本地区乃至省内部具有领先水平。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技术和对患儿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深受同行和患儿家长的好评。

  专家擅长:在小儿先天性或后天性骨关节畸形、脑性瘫痪、骨肿瘤、骨创伤、小耳畸形外耳再造、唇腭裂、肢体延长等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周五全天

  徐州儿科热线:0516-85707122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