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不快乐总发脾气 张才溢解析生活中常见的“适应障碍”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刚刚过去的长假里,亲友欢聚迎接新年,但对于朱女士一家来说,这个新年过得很是郁闷。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朱女士总是会特别容易地发脾气。生活中的一点小事,都会让朱女士大发雷霆。发了脾气之后,朱女士还控制不住地伤心落泪。虽然家人多方劝说,但收效甚微。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因为朱女士莫名的发火,一家人过年期间的情绪也不高。

  新年刚过,“控制不住爱好发脾气”的朱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心理科就诊。

  症状:一到春节等节日就发火

  在医生面前坐下,朱女士满面愁容,情绪落寞。

  朱女士,60岁,我市一县区村民。根据其家人的讲述,朱女士在这个春节长假里,多次发火,但找不到原因。

  难道朱女士性格急躁,平时就容易发火?不是。朱女士的儿子王先生介绍说,母亲平时性格开朗,为人处世也非常平和,这么多年来和左邻右舍都相处得不错。在大家的眼里,朱女士是一个很温和的人。

  会不会是朱女士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也不是。王先生说,虽然他们姐弟平时多在外面工作,但对家里老人的照顾还是很周到的。就在去年11月初王先生的姐姐还带着母亲去了医院做过一次比较全面的体检。体检结果显示,朱女士身体健康,除了有一点轻微的消化不良之外,没有什么其他大问题。

  说到这里,王先生补充说,去年11月初之所以带着母亲去体检,是因为去年中秋节期间,母亲有过同样的表现,爱发无名火,无缘无故地就生气发火。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医生获悉,朱女士爱发无名火这个事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了,而且每一次都是在节假日期间。每一次发火,朱女士的糟糕情绪总要持续一周左右。节日过后,朱女士就恢复到往常状态。

  平时性格温和,逢年过节就发无名火,身体还比较健康,这会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发的呢?

  专家:这不是“无名火”,是“适应障碍”

  接诊的是东方医院心理专家张才溢博士。进一步地沟通过程中,张才溢留意到朱女士的儿子王先生讲到这样一个细节。

  两年前,朱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因为在帮邻居盖房子的时候不慎从二楼摔落,经抢救后不幸离世。而这个意外发生的时间,恰巧是中秋节前夕。此事发生以后,当年的中秋节,朱女士一家就是在哀伤中度过的。

  也就是从那以后,朱女士就开始出现了这种“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情况。而且每一次都是在节日期间。

  朱女士说,也就是从那以后,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她总会想起丈夫离世时的场景,脑子里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丈夫离世那年家里中秋节的哀伤。因为脑子里总是会想到这个,所以一到逢年过节,朱女士就会心慌意乱,整夜整夜地失眠,偶而能睡着一会也会很轻易地就从梦中惊醒。对于自己的情绪,她说自己也控制不住。

  沟通到这里,张才溢基本上有了结论。综合患者的既往经历以及目前的症状,考虑患者为“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的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因素有关。

  具体到朱女士来说,其丈夫去世对患者来说是一创伤事件,去世的时间节点又是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所以每到逢年过节,总会把患者带回到那个曾经痛苦的记忆,患者才会出现诸如发脾气、情绪异常的表现。

  专家表示,亲人去世这种心理创伤,每个人都会遇到,能做的就是要和去世的亲人做充分的告别,对他们的哀悼要彻底。告别和哀悼的方式很多,比如扫墓、献花以及写信寄托哀思等等。此外,对于出现严重情绪低落、有自杀行为和意念的患者应积极送诊。

  ●新闻链接

  二孩家庭需警惕“大宝的适应障碍综合征”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出台,身边的二孩家庭慢慢增多。对于急着搭上生育末班车的大龄父母来说,往往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家中大宝出现情绪反应较大、经常与父母拌嘴甚至厌学逃学等行为,也就是“家庭适应障碍症”。

  这些孩子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他们的病历很厚,隔三岔五就往医院跑,就诊的原因多数是反复的“肚子痛”或者“头晕”、“脚痛”,但是,每次就诊时做的体查、检验都没发现病症。二是他们都是二孩家庭,弟弟或妹妹出生后,开始出现“爱闹脾气”、“容易发怒”、“不爱吃饭”等等,随后便“奇怪”地出现各种病痛。根据这些小朋友的各种表现和反复出现找不出原因的“病痛”,医生判断应属于“二孩家庭长子/长女的适应障碍综合征”。

  专家介绍,“二孩家庭长子/长女的适应障碍综合征”主要有以下表现:情绪脆弱、容易哭闹、任性倔强、行为退化、偷偷地“虐待”二宝、越来越黏人,甚至有些孩子出现躯体症状,如容易生病、受伤、咬指甲、抽动等自我刺激的情况。“这种种的行为应激状况,不仅伤害了孩子,也给家庭带来了压力。”

  ●心理问答

  寒假即将结束 如何让孩子快速“收心”

  咨询人:邱女士

  春节长假已过,眼看着寒假开始接近尾声了。看着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挺着急的。这样天天疯玩,开学了该怎么收心啊?

  孩子今年读初二,平时学习挺紧张的。每天做作业到深夜,作为家长,我们也挺心疼的。平时孩子总好说,等到放假了一定要好好放松放松。孩子的这种心情我们也理解。

  所以,这个寒假里,我们对孩子就没做太多要求。起初的几天,让孩子每天睡到自然醒,好好地补了觉以后,孩子来精神了。先是走亲戚,无论是奶奶家,还是外婆家,孩子一去就乐不思蜀,和一帮小伙伴玩得昏天黑地的。考虑到是在过年期间,孩子开心,我们也看着挺开心的。

  春节假期结束了,孩子的情绪依然高涨。抱着手机不撒手,一天电视看到晚。我督促孩子该收收心了,准备迎接开学。可孩子说寒假作业做完了,没心思看书学习。让他安安稳稳地看会书,他一个劲地走神,小动作不断。

  作息时间也乱了。每天睡到十来点才起床,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睡不好,白天就没有精神。一说看书,他就犯困。一说玩会手机,他就来了精神。

  马上就要开学了,孩子的这个状态让我担心。该怎么办,能让孩子尽快收心?

  调整作息时间,制定新学期计划

  ●专家建议

  (吴青芝:教育心理学专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邱女士说的这种情况比较有代表性,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长假结束以后,很多孩子往往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从“假期模式”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开学以后第一周,有些孩子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往往和长假里的过度放松有关。

  怎么在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尽快让孩子收心?

  首先要调整好作息时间。有些孩子在假期里玩得比较开心,作息时间被打乱。收心的第一步,就是尽快调整好作息时间,对照着开学以后的作息时间,每天调整一点。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够让孩子尽快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其次,停止激烈的户外运动,改为相对较为平缓的比如听听音乐,看看课外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些孩子平时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从情绪上,尽快平缓。

  整理书籍和房间。整洁有序的环境,对于孩子尽快静下心来也很有效。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收心方法。从假期里的无序状态,到新学期的有序,通过制定学习计划,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方式。学习计划,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内容尽可能地具体一些,可操作性要强。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树立新学期的目标和方向,避免假期结束后孩子产生一些失落感。

  在这里也想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帮助孩子尽快“收心”并不是说让孩子马上就进入到假期前的“紧绷”状态。无论是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还是其他方法,目的都是要让孩子从心理上很自然的过渡到开学状态。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很不成熟,长假过后,儿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调节有时候会出现情绪障碍。

  ●延伸阅读

  春节综合征怎么破?听听心理专家咋说

  春节综合征是指在长假前后由于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

  “每逢春节酒伤心,每逢春节肉满身。”春节长假结束,不少人感叹:7天假期太短,还没休息好,返回工作岗位好难受。不少人犯了春节综合征,整天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失眠、茶饭不思的症状。春节综合征究竟怎么破?

  春节综合征实际上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指在长假前后由于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包括各种躯体症状、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还可以理解为某些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

  “春节没有合理地安排生活,摄入大量酒类和食物,造成消化系统一些问题。再加上没有注意休息,非常疲惫。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上班之后出现倦怠、疲惫和亚健康的状态。”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医生认为,假日期间的混乱作息及过度饮食,其实是节后综合征出现的重要原因。

  7天长假,为什么越放松越疲惫?原因很简单:春节综合征是一种焦虑。我们的内心存有焦虑。经历了过度疲劳、突然放松后,我们惧怕再回到那个状态中。导致春节综合征的心理压力,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蓄积起来的。

  春节综合征也与年味越来越淡有关。节日带来的快乐越来越少,年轻人沉溺于网络,凝视方寸屏幕,连放下手机和亲人说话的机会都很少,传统年节的娱乐方式很难融入他们的生活。处于虚拟世界,身心疲惫,更容易引发春节综合征。

  要摆脱春节综合征,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节日期间不完全放松,尽可能安排更多的活动,否则与日常节奏差异过大,会增加心理负担,导致严重的疲劳。这就像冲刺跑了一段时间后,最好的休息是慢跑,而不是原地坐下,后者很可能带来严重伤害。

  归根结底,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个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心理状态。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西英俊建议,人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尽快适应新年新生活。有关情绪的调整,包括加强运动锻炼、学会肌肉放松、呼吸调整、音乐放松,都是一些小技巧,从相对比较焦虑、紧张的状态到一个相对比较平静、放松的状态。

  俗话说,“过了正月才算年”。春节综合征的客观存在,让有的网友觉得是否可以延长春节假期,这样休息会更彻底,减少焦虑。

  要超越春节综合征,正视是第一步。西英俊说,其实,除主动调整,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多跟别人进行交流、沟通,甚至找专业的心理人员进行求助,也是必要的。

  西英俊说,摆脱春节综合征,要适当转移自己假日期盼心理,提前进行角色转换。假期最后几天,最好别让自己再处于兴奋状态。好好待在家里,把自己放回平日的生活规律中,尽量平复躁动的心。

  结束长假开始工作,要做好身体和心理的调适。专家建议,工作强度不宜太大,应循序渐进。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规律,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西英俊说,一开始工作时不免有些压力,这个压力可能来源于一种想象中的巨大压力。这个时候,你把一年整个工作任务分解为几个小目标,任务分解,以一种循序渐进的心态去完成,这样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