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已呈年轻化 是全球自杀率最高疾病 应早发现早治疗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著名作家三毛因逃不开对荷西的思念、整日朝思暮想而抑郁自杀;塑造过许多动人角色的荧屏巨星张国荣整日困惑于自己不够好、不完美,在愚人节以坠落的方式跳楼自杀;作家徐迟、诗人海子也以自杀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戛然而止......

  其实,不止是文化圈、演艺圈,普通人群中,因精神、心理因素抑郁自杀死亡的人,已远远超过疾病导致的死亡!

  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来临之前,全程导医网采访了徐州市东方医院专家,请精神、心理专家剖析人类心灵脆弱的原因,解答自杀背后的奥妙,帮助那些心情抑郁、无法排遣的人们走出心灵沙漠,迈向阳光明媚的生活!

  年轻人自杀呈上升趋势 抑郁症魔爪已伸向未成年人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专家乔娟介绍,年轻人因抑郁自杀已呈上升趋势。长期因工作、生活压着喘不过来气的年轻人,在职场上感觉上司不重视自己,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既要顾着工作,也要顾着家庭,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情绪得不到释放,因而郁郁寡欢,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一些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因长期卧床,生活比较痛苦,受不了目前生活状况,选择自杀的也不下少数。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自杀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据统计,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占所有自杀者总数的10%-30%。高于一般人口的50倍,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5%的人最后死于自杀。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人在在娘胎中就要接受教育,夫妻怕生不出来优秀的孩子,为生出优秀的孩子做尽功夫。孩子出生后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处,顶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高考奋战的纤纤学子,因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选择自杀,有些未成年因忍受不了家境贫穷选择自杀;更有甚者,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顶受不了学习的压力竟有了自杀的冲动。

  心情低落超两周需警惕抑郁症 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酿悲剧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觉得自己连累家人,连累朋友,活着已没有任何意义,死了才是一种解脱,而活着就是受罪,所以会时常产生自杀的念头。一个人的自杀会影响到60个人的心理波动。不仅有亲友,还有朋友、同事等等。自杀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性心理疾病,这里所指的自杀会“传染”,更多的是指一种情绪的传染,而非自杀行为本身传染。

  据了解,目前抑郁症患者就诊率只有10%,大部分人对这种心理疾病都有偏见,也很排斥,觉得通过自己调理会慢慢变好。有一些人群意识到自己是抑郁症,但是却羞于启齿,不愿就医;而有些人是不知道自己患上抑郁症。

  乔娟主任表示,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偶尔的情绪低落是正常现象,若连续两周心情低落,且出现行动迟缓、失眠、喜欢独处等症状。就需警惕抑郁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更大的悲剧。

  30岁的孙女士,患有甲状腺瘤,在医院做治疗,身体康复出院后,但是却一直高兴不起来,整天无精打采,郁郁寡欢,也曾与家人沟通诉说,心情不好,不想活了。家里人觉得是术后的后遗症,也一直未在意。不料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孙女士在家中割腕自尽,幸亏发现及时,捡回来一条命,被送到东方医院综合内科治疗,诊断结果是抑郁症。乔娟主任曾询问患者割腕时是否感到痛苦和害怕,患者回答却惊倒众人:“一点不痛苦,当时感觉死是一种解脱,活着是受罪。”经过治疗,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成功摆脱抑郁症。

  可见,一旦患上抑郁症,是不能自愈的,需及时就医,通过正当的医疗手段和专业的医疗人员治疗。很多患者会觉得得了抑郁症很丢人,却不知抑郁症已是一种“流行病”,央视“名嘴”崔永元都敢大胆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更何况无人问津的普通百姓呢。

  抑郁症易复发 需定期门诊、随访观察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引发抑郁症。社会发展快,生活工作压力大,遗传、家族史病、在母体时受到病毒侵袭、母亲生产时难产、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都可引起抑郁症。

  据了解,抑郁发作往往有复发倾向,75%~80%的患者会多次复发,甚至终身服药,就算及时治疗后也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

  45岁的王女士是新沂人,确诊为抑郁症后便积极接受治疗,治疗也非常成功。出院两个月后,未经医生许可,便私自停药,饮食和生活方面也极不注意,导致抑郁症复发。用眼镜片割脖子自杀未遂,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苏醒后,称要去厕所,这一去便未回来,从厕所的窗户跳下身亡。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即使治疗很成功,也应定期复诊,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对预防抑郁症复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自杀之前征兆多 留意身边人、多运动积极预防抑郁症

  乔娟主任介绍,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在自杀前往往会有一些奇怪的举动,通俗来讲就像换了一个人。

  自杀常见的征兆有: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者询问哪种自杀方式会减轻痛苦。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内向、不爱讲话、工作无积极性、失眠。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生活中我们应当积极预防抑郁症,多留意身边的朋友、家人是否有患抑郁症的倾向。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我们不妨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原野和乡村,全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 或者跑一场“马拉松”,大汗淋漓后的酣畅感会刺激你的每一个细胞,让你无暇顾及烦恼和忧愁。

  生命诚可贵,只要活着总会遇见自己的幸福,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你要做的是享受独处的时光,享受家人关心,享受朋友的信任,享受爱人的宠溺,享受生命的神奇与意义。而不是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那么生命意义何在,自身价值又何在。

  最后呼吁大家健康生活,积极工作,关心家人,珍爱生命,远离抑郁症!

  专家简介:

  乔娟,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综合科副主任,徐州市首届青年医学后备人才,毕业于徐州医学院精神卫生专业,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擅长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症及酒依赖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