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肿瘤医院侯予龙博士:这是常被误诊的囊腔型肺癌

  全程导医网 徐州肿瘤频道:56岁的陈先生在当地一家体检中心做了胸部CT,CT显示肺上一个很小的、类似“气泡”的不明来历的结构。体检医生看了报告觉得没有大问题。但陈先生比较警惕,去当地医院重新做了高分辨CT,当地医院的医生判断那些气泡为“肺大泡”。陈先生依然不放心,又带着CT到徐州一家综合性医院请医生读片。医生认为不是“肺大泡”而是“肺囊肿”,建议密切观察。为了慎重起见,接诊医生又叫来一位年长的医生会诊。被叫来的医生判断为“肺炎”,建议抗炎治疗。

  肺大泡?肺囊肿?肺炎?

  三个医生得出三个结论!

  陈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徐州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侯予龙博士

  侯予龙博士注意到,该患者CT提示:右上肺有空腔样病变,考虑肺大泡或者肺囊肿。“乍一看这个报告,觉得确实没太大问题,无论是肺大泡还是肺囊肿都不需要处理。但仔细看了他的CT图像,觉得这个空腔样病变并不单纯,形态不太规则,旁边还有点磨玻璃影。”侯予龙博士说,“很像一种误诊率极高的特殊肺癌,叫囊腔型肺癌。”

  为陈先生重新做了CT后,侯予龙博士坚信了自己的判断:“早期肺癌,建议立即手术!”术中病理结论为腺癌。

  时时被发现,常常被误诊

  侯予龙博士用“时时被发现,常常被误诊”评价陈先生所患的囊腔型肺癌。

  “囊腔型肺癌是一种以薄壁囊腔为主要表现,或在肿瘤内部或边缘含有较大囊腔的特殊类型的肺癌。这种病的发病率较低,在国内外的早期肺癌筛查发现薄壁囊腔型肺癌的发病率约3.6%。”侯予龙博士说,“但是由于CT征象不典型,多数病变仅表现为孤立薄壁空腔,与肺大泡、肺囊肿及空洞型肺结核等空腔病变相似,难以正确进行诊断,从而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漏诊肺癌中约23%是薄壁囊腔型肺癌。”

  关于囊腔型肺癌的发生机理,目前认为可能是肿瘤液化、坏死组织排出形成薄壁空洞肺癌,或者是小细支气管肿瘤细胞生长完全阻塞气管管腔,导致远端肺泡膨胀破裂,形成肺囊腔,癌组织沿着支气管壁侵入囊腔形成壁结节。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肿瘤继发于肺部原有的囊性结构,如肺气囊、肺大泡、肺囊肿或支气管扩张等,肿瘤细胞沿囊壁附壁生长以及活瓣机制发生囊腔环形增厚,原有肺大泡囊壁细胞恶变,形成囊腔和结节。

  血管和囊壁细节是读片关键

  同样的CT影像,有医生认为是肺大泡,侯予龙博士是通过哪些细节得出肺癌结论的呢?“先看囊壁,再看血管。”侯予龙说。

  “在胸部CT上,囊腔型肺癌与肺大泡有几点不同。首先肺大泡囊腔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形态相对比较规则,而囊腔型肺癌的囊腔部分为椭圆形或类圆形,部分为不规则形,囊壁厚薄不均;此外肺大泡囊腔内呈均匀低密度,而囊腔型肺癌多数囊腔内有分隔,甚至囊腔内有血管或支气管穿行。肺大泡周围无结构,而囊腔型肺癌囊腔周围可有实性、磨玻璃或混杂密度的结构。”侯予龙博士说。

  早期囊腔型肺癌有可能仅表现为薄壁囊腔样结构,很容易被误诊为肺大泡、肺囊肿,此时应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囊腔内有无分隔,有没有弯曲血管或支气管穿行等征象。对于CT上典型囊腔伴周边边界清晰地磨玻璃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肺腺癌。影像学不典型,无法确定者建议密切随访复查CT。观察期间,囊腔的囊壁逐渐增厚,磨玻璃结节逐渐密实或增大,囊腔的形态不断变化的考虑是囊腔型肺癌。

  侯予龙博士强调

  囊腔型肺癌的病理类型绝大多数为腺癌,其他还包括鳞癌、腺鳞癌、肉瘤样癌、大细胞癌等。需要提醒注意,早期囊腔型肺癌可能仅表现为薄壁囊腔样结构,极易误诊为肺大疱、肺囊肿,此时应对病灶进行多平面重建,观察囊腔内有无分隔等征象,并嘱患者进行定期复查胸部CT。此外,还应该与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癌、肺内含气囊肿合并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