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导医纪实:张女士咨询:我是个银行职员,由于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导致“高低肩”,上周到医院骨科做了检查,结果“胸椎已出现15°侧弯”,请问:成年人脊柱侧弯不治能自然康复吗?脊柱侧弯有哪些危害?
徐矿总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李华解答:有超过一半的成年脊柱侧弯是在常规体检中首次发现异常,而他们此前可能已与侧弯共处数年甚至数十年。成年人脊柱侧弯的成因有:特发性侧弯(青少年期发病,成年后进展)占比42%,退行性侧弯(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退变引发)占35%,功能性侧弯(由长短腿、骨盆倾斜等代偿所致)占23%。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腰椎间盘左后侧突出,属于典型的退行性侧弯。
所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两年进行一次脊柱专项筛查,特别是久坐办公、背包习惯单肩化、睡眠偏好侧卧蜷缩、有脊柱外伤史的人,这些都是脊柱侧弯的高危因素。
脊柱侧弯对身体的“攻击”呈现立体化特征。在肌肉骨骼系统层面,半数以上的侧弯患者会遭遇腰背痛困扰,其中部分患者会并发臀肌挛缩,形成“疼痛-痉挛-更疼痛”的恶性循环。当侧弯角度超过20°,神经系统可能拉响警报,脊髓受牵拉或压迫会导致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更令人担忧的是内脏功能影响,严重侧弯(Cobb角>40°)可能压迫心肺造成运动耐量下降,而腹腔容积改变引发的便秘、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问题,往往被患者误认为是普通胃肠疾病。“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侧弯引发的代偿机制形成的恶性循环。侧弯进展往往呈现温水煮青蛙效应,当患者察觉不适时,身体代偿机制可能已经接近崩溃边缘。”李华说。
面对脊柱侧弯,现代医学构建起“三级预防”的立体防护网。在未病先防阶段,姿势管理是第一道防线:电脑显示器高度应与视线平齐,避免长时间低头;背包重量不超过体重10%,双肩交替使用防止单侧肌肉劳损;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在两膝间夹枕头,这些细节都能为脊柱健康加分。核心肌群训练则如同为脊柱打造隐形护甲,每天做15分钟的“脊柱保健操”,包含猫牛式、侧平板、鸟狗式等动作,重点强化多裂肌、腹横肌等深层稳定肌,这些肌肉就像内置的天然支具。当侧弯进入既病防变阶段,治疗策略需要更具针对性。对于Cobb角10°至20°的患者,三维矫形训练成为主战场。当Cobb角超过20°或年进展>5°时,新型支具可提供精准矫形力。这种支具突破传统矫形器的僵硬束缚,在侧弯顶点施加矫形力的同时,保留正常活动度,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仍能保持生活质量。
即使接受手术矫正,术后康复同样关键。建议术后6周内佩戴护具,逐步进行本体感觉训练。通过持续的核心肌群训练,提升肌肉代偿能力,有效延缓邻近节段退变。
推荐:徐矿总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 李华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