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在传统认知里,肥胖常被简单归结为体重超标。现代医学对肥胖有着更为精确的科学定义,肥胖是一种以体内脂肪组织异常或过量积累为特征的慢性复杂疾病。
肥胖的衡量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筛查工具,BMI=体重(kg)/身高2(m2)。但这个标准有其局限性——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可能被错误归类,而一些“正常体重”的人却可能内脏脂肪超标。

更为精确的诊断方法采用腰围衡量,即男性≥90.0 cm、女性≥85.0 cm诊断成人中心性肥胖。

肥胖的危害
肥胖是200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代谢、心血管、骨骼关节等多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中,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联最为显著,内脏脂肪堆积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调节异常。

科学方法减重
减肥不能只靠极端节食或盲目运动,而应采取科学方法。肥胖症治疗有多种手段,主要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治疗目的在于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把体重数值降下来。
减重药物的适应症
1.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每餐进食量较多。
2.合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脂肪肝。
3.合并负重关节疼痛。
4.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5.BMI≥24 kg/m2且有上述并发症情况。
6.BMI≥28 kg/m2,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经过3个月的单纯饮食方式改善和增加活动量处理仍不能减重 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
减重药物的科学应用
目前,我国已批准五种药物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的减重治疗,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我国目前尚未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肥胖症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使用,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有无禁忌症后方可起始应用,同时在使用药物减重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律随访,监测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
肥胖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可包括四种证型:脾虚湿阻证、胃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和脾肾阳虚证。

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推荐减肥代茶饮——黄芽汤。黄芽汤源自清代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由茯苓、干姜、党参、炙甘草四味药材组成。该茶饮适用于脾虚湿重型肥胖、代谢失调或压力型肥胖、隐性水肿。早餐前空腹喝效果最佳,建议连续喝15~30天。

肥胖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科学认知,合理行动,让我们一起向健康迈进。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为肥胖烦恼,别犹豫,现在就开始改变吧!
作者介绍

张译冰
主管药师 药学硕士
内分泌专科临床药师,徐州市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内分泌科各类疾病的药物治疗、用药教育,糖尿病药物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