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卢磊:夏季血压起伏大 科学应对护安康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科普:研究显示,高温天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8%,血压波动是元凶!夏天血压看似“友好”下降,实则暗藏危机。

  “天热血压低,药可以少吃点吧?”、“头晕乏力,是血压高了吗?”擅自减药、温差刺激、脱水、睡眠差、情绪烦躁,极易引发血压剧烈波动,增加心梗、脑卒中风险。

  一、夏季血压特点:波动大,风险高

  1.“假性降低”陷阱 血管扩张或致血压暂时下降,擅自减药或停药隐患巨大!

  2.波动元凶

  脱水 出汗多致血容量减少、血粘稠,血栓风险增加,同时可能激活肾素系统,反而升高血压。

  温差大 频繁出入空调房(温差>5℃),血管反复收缩舒张。

  睡眠差 闷热影响睡眠深度,失眠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情绪躁 中医讲“暑易伤心”,心烦易怒、情绪波动可能诱发血压飙升。

  二、西医应对:稳住是关键

  1.切勿自行调药!即使血压降,务必遵医嘱调整。目标值不变(一般<140/90 mmHg)。

  2.科学补水

  少量多次饮白水或淡茶,不等口渴。观察尿液(淡黄为宜)。

  限盐仍坚持(<5克/天),可适当补钾(进食香蕉、菠菜等)。

  3.避免温差刺激

  空调设26-28℃,进出空调房先过渡适应。

  三、中医视角:清心火,化暑湿

  夏季常见证型与调理方向:

  心肝火旺—头晕面红、心烦易怒、口苦失眠—清心泻肝、安神。

  暑湿内困—头重胸闷、身倦纳差、苔腻—清暑化湿、健脾。

  气阴两虚—头晕乏力、气短口干、自汗盗汗—益气养阴。

  四、夏季专属食疗:清爽降压

  1.通用原则

  清淡(多瓜果蔬菜)、增酸(柠檬、醋)、忌辛辣油腻甜腻。

图片

  2.分型推荐

  心肝火旺 苦瓜排骨汤、菊花薄荷茶、凉拌芹菜木耳。

  暑湿内困 冬瓜薏米老鸭汤、荷叶绿豆粥。

  气阴两虚 西洋参麦冬饮、百合莲子羹。

  五、巧用中医外治:清凉辅助

  1.耳穴压豆 重点贴压降压沟、心、神门、肝,清心平肝。

  2.穴位按摩

  内关穴(腕上两筋间) 按揉宁心,缓解心慌。

  曲池穴(肘横纹外侧) 按揉清热降压。

  3.清凉足浴

  钩藤30g + 夏枯草20g + 菊花15g 煎水泡脚,清肝安神。

  六、生活方式:安然度夏基石

  1.睡好觉 保证夜间充足睡眠,可午休<30分钟,营造凉爽安静环境。

  2.温和运动 晨晚凉爽时散步、打太极或八段锦,避免烈日下剧烈运动,运动后补水。

图片

  3.静心养神 听音乐、阅读、冥想保持平和。减少刷刺激性视频内容。

  总结:平安度夏三要诀

  1. 药稳住 不擅自减停,严格遵医嘱!

  2. 水补对 少量多次饮,莫等口渴。

  3. 身心安 规律作息避酷暑,清淡饮食清心火。

  别被“夏季血压低”迷惑!勤监测(重晨起和下午)、遵医嘱、巧调养,稳住血压,平安度夏。

  专家介绍

图片

  卢 磊

  心内科病区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期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江苏省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彭城英才-中青年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血管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学学会心血管分会理事、 徐州市中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络病(心络)分会秘书、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诊疗工作近20年,曾多次在北大人民医院电生理培训、南京鼓楼医院心律失常介入基地进修。主持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徐州市科技局课题3项、骨干参与江苏青年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中管局课题3项。获江苏省卫健委新技术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发表SCI及核心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

  专业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尤其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特别是房颤的冷冻消融治疗省内领先)、起搏器植入、卵圆孔未闭封堵、房间隔缺损封堵、左心耳封堵、室间隔缺损封堵、心力衰竭的重症救治及“心悸”的中医药特色调治。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全天

  联系电话:15162106257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