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烧烤大排档……美味夜宵背后可能有“戊型肝炎”的潜在威胁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市民王先生平日很喜欢去烧烤摊撸串,今年入夏以来更是隔三差五就来一顿啤酒烧烤作为夜宵。

  直到近日,王先生突然觉得浑身乏力、肌肉酸痛,眼睛和皮肤越来越黄,尿液也变成了深黄色。经医院检查,王先生肝功能指标远超正常值几十倍,被诊断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肝炎又是什么肝炎?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戊肝?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分离出戊肝病毒后才确定诊断,但其危害不容忽视。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自2012年起,我国戊肝报告发病数已连续十余年超过甲肝,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

  哪些途径会感染戊肝?

  HEV既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动物,可能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图片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粪-口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认为是HEV最主要的自然宿主;毛蚶、花蛤等贝壳类海产品的腮吸水后,会把水中的病毒过滤并留在体内。因此,生食或进食未熟透的受污染动物内脏、贝壳类海产品或饮用污受染水源,可引起HEV感染。

  ·直接接触:与戊肝患者或感染病毒的动物(如猪、羊、野鼠)密切接触。

  ·血液传播:静脉输入含HE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移植等。

  ·垂直传播:孕妇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也可将戊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得了戊肝有哪些表现?

  戊肝的潜伏期一般为10-60天,平均40天。典型症状包括全身不适、轻度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随后出现巩膜和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

  急性HEV感染多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呈自限性。但孕妇、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感染HEV后通常预后较差,可发展为慢性感染甚至肝硬化,严重者可发生肝衰竭。

  如何预防戊肝?

  ·重视环境水源卫生:对饲养场、屠宰场等可能传播戊肝的重点场所,要加强排泄物和污水管理,防止其污染水源和周围环境。

  ·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食品,加工时应生熟分开,烹煮彻底。处理食材前后及饭前便后应彻底洗手。

  ·疫苗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夏日炎炎,外出就餐机会增多,希望大家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把好“病从口入关”,为您和家人的“小心肝”筑起一道牢固防线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