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患者千里求医,在徐州市中医院收获希望与温暖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故事:在人生的旅途中,疾病有时如阴霾般突如其来,给人带来诸多的痛苦与迷茫。但总有温暖力量,化作希望之光,照亮患者前行的道路。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患者,跨越千里,在徐州市中医院收获希望与温暖的感人经历。

图片

  千里寻医 慕名而来求希望

  2025年2月,对于生活在哈尔滨的王先生来说,原本平静的生活被一纸体检报告打破。体检中,他被查出肺部结节出现异常,这个消息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此后,他四处打听,徐州市中医院胸外科郑钢主任的名字多次传入耳中。听闻郑钢主任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能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王先生在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跨越1700公里的漫长路途,从寒冷的北国冰城前往徐州,开启这段充满未知的求医之旅。

  精准诊断 精心规划治疗路

  在医院的门诊,王先生见到了郑钢主任。郑钢主任和蔼可亲的面容,瞬间缓解了他的紧张。郑主任接过他手中的CT影像,眼神专注而认真,逐寸逐毫地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看着郑主任专注的神情,王先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找对人了。郑钢主任耐心地为他分析病情,从结节的位置、大小,到可能产生的影响,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根据王先生的具体情况,郑钢主任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单孔胸腔镜右下肺内基底段切除术。这个方案既考虑到了病情的需要,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他的身体健康。在郑钢主任的专业判断和团队的精心安排下,手术日期很快确定了下来。那一刻,王先生心中的阴霾似乎被驱散了一些,对未来的治疗也多了几分信心。

图片

  术后关怀 温暖相伴助康复

  躺在手术台上的王先生,心中虽有一丝紧张,但看到郑主任和医护团队镇定自若的神情,他渐渐安定了下来。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进入关键康复期。郑钢主任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因为手术的成功而放松对王先生的关注,查房时关切询问身体感受,仔细查看伤口恢复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康复的细节。

  护理团队的贴心照顾,更是让王先生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感受到了真诚和温暖。深夜,护士们穿梭在病房之间,定时为他监测生命体征,她们的脚步轻盈而稳健,动作熟练而轻柔,生怕打扰到患者休息。术后,咳痰成为王先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每一次咳嗽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护士们总是耐心地守在他身边,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后背,鼓励他勇敢咳出痰液,还会细心地为他调整姿势,让他感觉更舒适一些。术后第二天,王先生因伤口疼痛心情低落,责任护士发现后,立刻安慰并调整止痛方案,让他疼痛减轻、心情好转,深切体会到“白衣天使”的温暖。

  中西结合 特色诊疗促痊愈

  作为一家中医特色鲜明的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将中医调理融入围手术期管理。通过耳穴压豆操作,刺激相应穴位,有效缓解了王先生的焦虑与疼痛;辨证施治的中药汤剂促进气血恢复;呼吸操训练提升肺功能。这种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既保障了手术的成功,又注重整体康复,让王先生亲眼见证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外科的完美融合,感受到了中医和西医相互配合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如今,王先生已出院两个多月,身体恢复良好。回顾这段经历,他满怀感激。他知道,自己的康复离不开郑钢主任、陈帅医生等所有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于是,他怀着这份感恩之情,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向徐州市中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表达最诚挚的谢意。他在信中写道:“这段经历不仅治愈了我的疾病,更让我对中国医疗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愿贵院在传承中医精髓、创新现代医疗的道路上再创辉煌,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这是一个爱与希望的故事,它见证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医疗事业的伟大与温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徐州市中医院的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持着“大医精诚”的理念,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医患故事。

  专家介绍

图片

  郑钢   胸外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   院名中医

  徐州市医学会心胸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中西医结合胸部微创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肿瘤消融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肿瘤防治专家库胸部肿瘤专家组成员、徐州市中医学会中医外科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节。师从上海胸科医院杨运海,李志刚主任,擅长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结节,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肺结节专病门诊),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