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针灸脑病科宋爽:脑雾与认知障碍 真相您了解吗?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近年来,许多中青年朋友常抱怨“脑子像蒙了一层雾”,出现注意力涣散、健忘、思维迟缓等问题。这种俗称“脑雾”的现象,是否意味着认知功能出现了问题?它与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有何关联?本文帮助大家科学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提供实用的自我筛查和预防建议。

  脑雾与认知障碍:本质差异与潜在关联

  “脑雾”并非医学术语,而是对一系列功能性症状的形容,常见表现包括:工作时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短暂下降(如打开冰箱忘记要拿什么),信息处理速度变慢或思维“卡顿”,语言表达吃力或逻辑混乱等,这些症状常因睡眠不足、长期压力、饮食失衡等因素引发,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大多可缓解。

  轻度认知障碍(MCI)则是一种医学诊断,是正常衰老与痴呆症之间的过渡阶段,需通过专业评估确诊。其核心特征包括:记忆力、语言、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出现明确损害(如多次忘记重要约定、难以完成熟悉的复杂任务),症状持续恶化,尚未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如仍可自理或工作)。

  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脑雾是短期、波动性的“状态”,轻度认知障碍是持续、进展的“病理阶段”。例如,偶尔忘记钥匙位置属于脑雾,但频繁忘记重要事项且无法回忆需警惕认知障碍。

图片

  自我筛查:哪些信号需要重视?

  当您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主动筛查风险。

  1. 一周内多次出现记忆失误或注意力问题,影响工作社交(如忘记会议时间、无法跟进任务进度),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无改善,伴随表现有情绪低落、焦虑,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2. 居家评估记录症状,记录发生时间、场景及频率(如“本周3次忘记关煤气”)。简单自测工具可使用5分钟画钟测试,画出完整钟面并标出指定时间,若出现明显偏差需重视。也可使用词语回忆测试,朗读5个不相关词语(如“苹果、火车、蓝色、钥匙、书本”),5分钟后尝试复述,若遗漏3个以上需警惕。

  科学护脑:预防脑雾 远离认知障碍

  饮食

  建议多摄入: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深海鱼(三文鱼)、坚果、全谷物、豆类。限制食用 精制糖、油炸食品、加工肉类。遵医嘱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及益生元,改善肠道-脑轴功能。运动 激活脑细胞活力,每周150分钟中强度运动,选择快走、游泳、太极拳等可提升脑血流,增强记忆。哑铃、弹力带等抗阻运动能刺激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缓脑衰老。认知训练 保持大脑“年轻态”。日常活用脑,学习新技能(如语言、乐器)、玩策略游戏(围棋、数独)。社交互动 多参与团体活动、志愿工作,语言交流可刺激多脑区协同。睡眠 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中大脑会清理代谢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压力管理 正念减压,每天10分钟冥想或深呼吸练习,降低皮质醇对海马体的损害。

  脑雾可能是身体的疲惫信号,也可能是认知障碍的早期预警。通过科学筛查和积极预防,能够有效延缓大脑衰老进程。健康的大脑需要终身养护,面对“脑子不清晰”的困扰,请及时行动,正确认知,早期干预,守护我们的记忆力。

  专家介绍

  

图片

 

  薛 晴

  针灸脑病科二病区主任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针灸方向),多次外出学习,跟随火针大家贺普仁传人学习火针技术,参加全国中医针灸名家临床经验传承班,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学习多种针灸技术。

  徐州市中医学会络病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委员会青年委员。

  临床倡导中西医结合、针药结合治疗常见疾病。熟练掌握毫针、火针、放血、穴位埋线等多种方法治疗头晕,头痛,失眠,颈肩腰腿痛,中风,面瘫,麻木等疾病,对于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死溶栓治疗,取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十多篇。目前研究方向为认知障碍的中西医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周五下午及晚上

  

图片

 

  宋 爽

  主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

  徐州市中医药学会会员。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于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神经内科常见病,如卒中、头痛、眩晕、面瘫、失眠及颈肩腰腿疼痛等多种痛证,研究方向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西医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