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失眠怎么办?中医辨证施治破解失眠困扰

  全程导医网 徐州精神卫生频道:秋冬季节,很多人因晚上睡不好而给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对此,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中医神志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叶育宏表示,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认为其核心病机是阴阳失调、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睡眠占人生三分之一时间,不仅是身体休息的过程,更是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重要体现。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日间精神萎靡,还可能引发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精神类疾病,对健康危害深远。

  “如果有失眠的困扰,可以试试通过中医进行调理。”叶育宏指出,中医治疗失眠的核心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可以将失眠细分为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胃气失和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和心肾不交证7个证型。

  叶育宏介绍,除中药外,中医还有多种特色疗法,其中,针灸以神门、内关、百会等为主穴,搭配辨证穴位;耳穴疗法通过按压耳穴贴调节经脉;推拿、灸法可放松身心;导引疗法借助意念调节改善睡眠;中药足浴用威灵仙、鸡血藤等煎煮泡脚,温和调理。

  “应对失眠,日常自我保健是关键。”叶育宏建议,可从多方面入手调理,助力改善睡眠质量。

  首先,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之处,晨起用牛角梳梳头60次,能通经活络、畅达阳气。梳头时要兼顾侧头部、头顶部、后头部,梳理完毕后轻轻拍打并按压头顶的百会穴,强化调理效果。

  其次,脚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泡脚与足部按摩对失眠调理作用显著。每晚睡前可泡脚30分钟,随后搓脚心10分钟至发热,再按揉涌泉穴2分钟,头脚协同调理,是防治失眠的全面有效方法。

  再次,可采用针对性按摩疗法,按穴位进行头部、四肢、腹部及脚部按摩,通过舒缓身体经络,缓解身心紧张,为睡眠做好准备。

  最后,睡前听音乐能放松身心,建议选择传统乐曲、古典音乐或轻音乐,时间控制在30至60分钟内,音量保持在45至70分贝,避免过长时间或过大音量影响睡眠。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营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情绪波动,为优质睡眠筑牢基础。

  专家简介

  叶育宏

  副主任中医师、中医神志病科主任,中级心理治疗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焦虑障碍学组委员,徐州市心理卫生协会中医心理学会会员,徐州市心理健康促进巡讲团讲师,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阳光心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行特聘讲师。长期从事精神卫生临床诊疗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精神心理问题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