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01为什么学生容易“堵”?
王振东医生:不少孩子从初中开始就长期便秘,却因学业紧张一再忽视身体的信号。
学校厕所紧张,尤其是女生厕位少,课间十分钟根本不够用。很多孩子不敢请假上厕所,只能憋着。学习压力大、久坐不动、喝水少,也进一步加剧便秘。
经常憋便,肠道的敏感度就会下降,医学上称为“排便阈值升高”。慢慢地,有便意也感觉不到,粪便在肠道里堆积变硬,最后引发梗阻。
02从便秘到肠梗阻,是怎样发生的?
王振东医生:健康的大便应该是香蕉状、成形的软便。而长期便秘的孩子,排出的往往是坚果状的小硬块。
如果三四天不排便成为习惯,粪便在肠道中停留过久,水分被反复吸收,会形成像石块一样的“粪石”,堵塞肠腔。严重时可能引发肠梗阻,甚至肠坏死。
有些孩子依赖开塞露或泻药,但长期使用反而会让肠道“变懒”,失去自主蠕动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预防?
家庭、学校和孩子一起守护肠道
家长别只问成绩,也要关心孩子是否按时排便、喝水是否充足。每天保证1500毫升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学校应允许学生课间如厕,老师尽量不拖堂。设置心理咨询支持,帮助学生减压。
学生自己要做到:早晨喝一杯温水促进排便;每天跳绳或快走30分钟;如果连续3天没有大便,要及时就医,不要乱用药。
医生提醒
青少年肠梗阻虽少见
但一旦发生可能很严重
及时就医很重要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