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怀孕后,不少准妈妈都开启了“进补模式”,生怕亏待了肚子里的宝宝。但你知道吗?过度滋补可能会让血糖悄悄升高,引发“妊娠期高血糖”。别以为这是小问题,它不仅影响妈妈健康,还可能威胁宝宝发育。今天这篇文章,带你一站式搞懂妊娠期高血糖!
No.1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糖?

妊娠期高血糖是孕期特有的一种代谢异常,简单说就是怀孕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调节能力减弱,血糖水平超出正常范围。它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孕前就有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糖尿病),二是孕期才出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中后者占比更高,约占孕期女性的5%-10%。
重点提醒:即使孕前血糖正常,孕期也可能出现血糖升
No.2 血糖高了,有哪些风险?

别小看妊娠期高血糖,它对妈妈和宝宝都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1: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褥期感染的风险,分娩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升高。
2:容易导致胎儿过大(巨大儿),增加难产、剖宫产的几率;还可能引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黄疸等问题。
No.3 做好这4点,轻松控血糖

妊娠期高血糖并不可怕,通过科学管理大多能有效控制。关键做好以下4点:
1. 饮食调整:吃对不瞎补
拒绝“大补特补”,遵循“少食多餐、粗细搭配”原则。多吃蔬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优质蛋白(如鱼、蛋、瘦肉),少吃精制米面、甜食、含糖饮料。比如早餐可以换成杂粮粥+鸡蛋,加餐选择苹果、蓝莓等低GI水果。
2. 适量运动:动起来更健康
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温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运动时间最好在餐后1小时,既能帮助降低血糖,又能增强体力,为分娩做准备。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空腹运动哦!
3. 规律监测:掌握血糖动态
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一般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5.3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7mmol/L以下。可以在家用血糖仪自测,做好记录,方便医生及时调整方案。
4. 心态调节:别焦虑放轻松
孕期情绪波动大,但焦虑反而可能影响血糖。可以通过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天、做喜欢的事情来放松心情,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一定能顺利度过孕期。
No.4常见误区要避开

很多准妈妈在控糖时容易走进误区,比如:
- 误区1:血糖高就完全不吃主食?错!主食是能量来源,关键是选对种类(如杂粮)、控制分量。
- 误区2:只吃蔬菜就能控糖?错!长期营养不均衡会影响胎儿发育,需合理搭配蛋白质和主食。
- 误区3:没有症状就不用管?错!很多妊娠期高血糖没有明显症状,但危害依然存在,必须重视监测和管理。

妊娠期高血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孕期的一次“健康提醒”。只要准妈妈们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就能和宝宝一起健康度过孕期。最后,愿每个孕妈都能轻松控糖,顺利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徐矿总医院 产科闫丽丽 副主任医师

2007年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9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
专业特长:具有丰富的产科临床经验,熟悉各种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擅长计划生育手术、宫颈镜手术等操作。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监测、产后康复指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妊娠并发症的诊疗,尤其擅长处理产科急诊危重症的处理。同时,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及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有一定的造诣。
门诊:周二全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