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妇幼保健频道:夏秋之交,天气由热转凉,空气湿度也逐渐降低,正是人体容易出现干燥不适的时期。在这样的气候转变阶段,注重“养阴润燥”,顺应自然变化来调整生活方式,对维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两大原则:收敛与润燥
从养生角度来看,此时应当重视“收敛”与“润燥”两大原则。随着昼暖夜凉的特点日益明显,人体的阳气也开始逐渐向内收敛。因此,建议调整作息,早睡早起,有助于体内精气的存储和阳气的自然升发,从而增强身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情绪调节与防燥忌口
除了作息,情绪调节也不容忽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忧思,有助于维持气机顺畅,防止因情绪波动引发脾胃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与运化。
由于空气湿度下降,人体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咽喉不适等“燥象”,因此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导致大量出汗的活动,以减少体内津液的耗损。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减少辛辣、发散类食物的摄入,如生姜、辣椒等,这类食物容易助燥伤阴,加重身体的不适感。
食疗推荐:滋阴润燥粥
养阴润燥,大米粥可以生津润燥,加入养肺健脾的中药材很适合夏秋之交服用,比如:
01 / 山药粥
固本养胃生津润燥,可改善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胃口差的症状。
02 / 莲子粥
生津润肺降火,可改善阴虚火旺,眼睛干涩,牙龈肿痛,口渴等症状。
食疗推荐:滋阴润燥粥
03 / 银耳粥
养肺润燥,可改善肺热咳喘等症状。
04 /川贝雪梨粥
润肺止咳,可改善久咳干咳少痰的症状。
食疗推荐:滋阴润燥粥
如果食疗效果不显著,或阴虚火旺症状显著,燥咳厉害,需服用相应方剂治疗。使用前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根据自身体质和症状合理选用:
01 / 沙参麦冬汤
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肺胃阴虚燥热轻症,干咳少痰的代表方。沙参、麦冬、玉竹、生甘草、冬桑叶、生扁豆、天花粉。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不易咯出,口干咽燥,口渴等症状。
02 / 清燥救肺汤
出自《医门法律》,治疗阴虚肺燥重症,兼有气虚。桑叶、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用于干咳无痰,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身热头痛等症状。
03 /百合固金汤
出自《慎斋遗书》,治疗肺肾阴虚久咳,百合、熟地黄、生地黄、当归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用于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等症状。
养阴润燥,健脾和胃,舒解情绪,清淡饮食,健康生活。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