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无泪是病?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顾向浩:燥痹“干”扰非小事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近日,52岁的张女士裹着厚外套走进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顾向浩的诊室。她声音沙哑地说:“嘴干得像火烧,一天喝几暖瓶水都不解渴,眼睛也像进了沙子。”张女士摘下墨镜,露出布满血丝的眼睛,“关节又酸又痛,空调房里多待一会儿就难受。”

  入夏以来,类似张女士这样因顽固口干眼燥、关节疼痛就诊的中老年患者明显增多。这种“干出来的病”,正是风湿免疫领域的常见病—干燥综合征。欲哭无泪是病,得治!

  “干燥”非小事

  干燥综合征绝非简单的缺水。这是一种狡猾的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了身体的外分泌腺体。唾液腺首当其冲受损时,唾液锐减会导致口干舌燥、吞咽困难,口腔失去保护屏障后龋齿会集中爆发;泪腺受累则引发眼干涩、灼痛、异物感,严重者甚至“欲哭无泪”。此病破坏力远超“干燥”表象,它可悄然侵蚀关节引发疼痛,侵袭肺部导致干咳和间质病变,损害肾脏造成肾小管酸中毒或尿崩,影响血液系统致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夏季高温酷暑对干燥综合征患者无疑是“火上浇油”。高温促使汗液大量蒸发,直接加剧身体津液耗伤,令口干眼燥症状雪上加霜;强烈的紫外线则可能诱发或加重光敏感及皮肤血管炎症,使皮疹、紫癜更易显现。而看似解暑的空调冷气,实则强力抽走空气中水分,营造异常干燥的室内环境。久处其间,体表水分加速蒸发,眼、口、鼻、皮肤的干燥感急剧加重,呼吸道刺激征如干咳也明显增多。

  中医解“燥”

  在中医理论中,干燥综合征属于“燥痹”“燥证”范畴。患者多属素体阴虚津亏或气阴两虚。夏季自然界阳气鼎盛,暑热酷烈形成“外燥”。外燥引动内燥,严重耗伤人体津液。津血同源,津亏则血虚,血液运行滞涩成瘀;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火灼津成痰。最终痰瘀互结,痹阻经络脏腑,故见口眼干涩、肌肤枯槁、关节疼痛,甚则脏腑受损。中医视“燥”为体内精微物质亏耗、输布障碍及病理产物阻滞的综合体现,夏季的炎热环境如同干柴,彻底引燃了患者体内潜伏的“燥火”。

  面对复杂病机,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首先是精准辨证与辨病结合,依托中医四诊精髓,融合现代免疫检验技术,精确划分证型,为治疗奠定基石。治疗上以“增液汤”“沙参麦冬汤”“生脉散”等经典名方为根基灵活化裁。针对顽固症状,科室运用中药雾化熏蒸或离子导入缓解眼干,含漱液对抗口干,中药封包、溻渍或穴位贴敷减轻关节肿痛。同时运用针刺、艾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激发机体自身润燥潜能。

  干燥综合征虽缠绵难愈,却并非不可驾驭。关键在于早察秋毫,明辨病机,坚持规范、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来源:彭城晚报  记者宴飞)

  专家介绍

图片

  顾向浩 风湿病区主任 主任中医师 教授

  世中联风湿病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第六届青委,江苏省免疫学会自身免疫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免疫疾病分会常委,徐州市中医学会第一届风湿病专委会秘书兼常委,徐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1部。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