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发布 不少老年人吃药吃出病来

  全程导医网 徐州医药频道:4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报告分四部分介绍了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体进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风险控制措施情况以及重点提示关注的几方面问题。

  其中,报告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患者情况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3.5%,较2015年升高了2个百分点。

  就此,小编为大家梳理就医用药时的重点不良反应情况,并就老年患者用药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注意事项进行了采访。

  报告 老年患者用药不当数量增多

  报告显示,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43万份,较2015年增长了2.3%。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患者情况中,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接近0.89:1,女性略多于男性,性别分布趋势和2015年基本一致。

  记者注意到,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报告占9.9%,与2015年持平;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3.5%,较2015年又升高了2.0个百分点。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怀疑药中,化学药品例次数排名前五位的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占化学药品总例次数的43.9%),心血管系统用药(占10.4%),镇痛药(占6.2%),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占5.9%),肿瘤用药(占5.8%)。

  另外,2016年化学药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最常见的药品是抗感染药,构成比为35.0%,较2015年降低0.9个百分点;其次是抗肿瘤药,占22.8%,与2015年持平。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生物制品中,抗毒素及免疫血清占28.5%,细胞因子占23.2%,血液制品占4.9%,诊断用生物制品占0.1%。

  按剂型统计,2016年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制剂占64.9%、口服制剂占32.1%;生物制品90%以上为注射给药。

  本地 有老年患者吃药吃出病来

  今年76岁的张大爷,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上呼吸道感染,多种疾病缠身的结果就是一天要吃16种药,每日用药量累计算下来,他一天需要吃32片药。

  最终,张大爷因为吃药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住进了医院。

  同样, 59岁的陈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每次要服用多种药物,最近他总是感到头昏,而且走路时跌倒了几次。检查后发现,正是由于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才引起了头昏。

  对于心血管方面的专家张医生来说,类似的患者在他的接诊中经常会遇到。“有一位老年患者眼睛出血,因为她有脑梗,来找我就诊。结果经过了解,得知她同时吃了银杏叶胶囊和和阿司匹林,我就建议她先把阿司匹林停了。”同时张医生叮嘱这位老年患者,“您的偏头痛可暂缓治疗,血压也基本正常,先治疗脑梗要紧。”

  在张医生的印象中,有一次他上午共接了大概三十多位患者,像上述那位老年患者一样乱用药、用错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就占一半以上。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年人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老年人病多,常常多科看病,要吃的药特别多。很多老年人在用药方面有很大误区。”多位医生均表示同一观点。

  提醒 老年人怎样正确服药?

  今年62岁的王老先生,有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抗高血压药和阿司匹林。

  最近,他因牙痛就诊,医生嘱咐他用克林霉素胶囊和甲硝唑片治疗,3天后,他觉得咽部有异物感,胸骨后灼热、疼痛,并且吞服困难。

  王老先生只好再次去医院,做食管镜检查,显示黏膜水肿、出血,诊断为药物性食管炎。

  医生不得不让他暂停目前的药物,休息一段时间,症状才得以缓解。

  很多老人普遍认为,只要是医生给开的药,都吃下去就会对身体有好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医生一般都会给出医嘱,但老年患者多数不予理会,导致有些医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我市一家医院供职的药房人员介绍说,患者千万不能擅自用药或者是重新搭配服药。

  有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老年人慢性病用药居多,而慢性病并不是吃药就会产生效果,所以老年人首先要坚持服药适度原则,不能苛求“药到病除”。其次,家人在老人服药时要起到监督作用,替老人阅读服药说明书,发现疑问及时请教专业医生,不能让两种“相冲”的药品同时服用。

  这位医生说,无论哪种药品,服用时都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让患者身体有适应能力。“老年人身上会有不同病,吃的药也要有针对性,先治疗重的,再吃药治疗病情不急的。”该医生认为,一次吃药的品种不能超过5种。

  有专家就提醒老年患者,长期服药的老年患者,如果发现身体重量减轻或者加重,就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诊断。发现其他不适,也要找专业医生咨询,“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在长期服药一段时间后,就去医院进行一次体检。”

  ●链接

  用药安全9原则

  合理用药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注意时间、剂量、药物、给药途径和正确利用。

  1、减少药物种类、慎用新药。如果同时服用5种药以上,老人因不良反应而跌倒的几率会高很多。

  2、说明书里有禁忌使用、慎用,要注意预防。老年人肾功能在逐渐减弱,服用药效比较强的药要注意。如果服用了降压药、止疼药、降糖药、治疗帕金森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或感冒药,一定要看看说明书,以防用药后引起不良反应而跌倒。降糖药在老年人群中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还应注意容易引起便秘的药,以防引发脑出血。

  3、中西药不能随意混用。比如,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吃降压药的同时,还长期吃中药,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最好请中医辨证施治。

  4、不随意停药、减药或急于求成加大剂量,不随便推荐别人用药。比如,治疗脑部疾病的药、失眠的药,都是从小剂量开始。高血压患者不能骤然停药,否则特别容易引发脑出血。

  5、认真记录自己服用后发生过敏的、吃了没效果的药。比如磺胺过敏,一般间隔几十年后仍会在身体同一部位发生不良反应。

  6、注意服药时间,按时吃药。一般他汀类的药晚上吃效果比较好,降压药早晨吃效果比较好,以防夜间进入睡眠后血压骤降。

  7、给药途径要注意。

  8、药品的保存。医院药品都有严格的储藏条件,是冷冻保存,20℃以下,还是8℃以下都有严格要求。

  9、用药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告诉药师,每次就诊时,最好带上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或药盒。

  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

  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3.5%,较2015年升高2个百分点

  其中,化学药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

  最常见的药品是抗感染药,构成比为35.0%

  其次是抗肿瘤药,占22.8%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生物制品中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占28.5%

  细胞因子占23.2%

  血液制品占4.9%

  诊断用生物制品占0.1%

  按剂型统计,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

  注射制剂占64.9%

  口服制剂占32.1%

  生物制品90%以上为注射给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