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民营养周 褚英主任讲解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全程导医网 徐州名医访谈:自2015年开始,我国把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设定为全民营养周。2017年全民营养周是在5月16日-5月21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追求的不再仅是“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设定为“全谷物,营养+ ,开启营养健康谷物新时代”,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

  民以食为天,每个年龄段人群都有不同的营养需求,也有特定的营养膳食指南,包括儿童营养、孕期营养、哺乳期营养、老年人营养等。在全民营养周之际,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特别策划,推出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利用该院孕妇学校,邀请儿保科、产科、营养科专家针对孕期准妈妈和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营养膳食指南教育宣传讲座,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广泛好评。

  在5月18日下午的讲座中,江苏省营养协会妇幼分会委员、徐州市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褚英对全谷物营养的意义及婴幼儿的膳食指南进行了现场宣讲,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孕期准妈妈前来聆听。

  一、了解全谷物和杂豆,为主食加分

  在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结构中,谷类是作为最基础的一类。人的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食。然而,除了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米、面食品,在主食的安排上我们还应该粗细搭配 。细粮是指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精白米面,而粗粮就是给主食加分的全谷物和杂豆。

  (一)什么是全谷物?

  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后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中作为主食的糙米、全麦粉、燕麦、玉米、高粱、小米、荞麦、薏米、青稞、大麦、黑麦、黑米、裸麦、黄米、粟米,以及原产南美洲的藜麦,都可以称得上是全谷物。

  

  (二)什么是杂豆?

  杂豆是指除了大豆(如黄豆、黑豆)之外的其他干豆类,如红豆、绿豆、芸豆、花豆等。

  

  (三)全谷物和杂豆为什么可以为主食加分?

  全谷物和杂豆保留了天然谷类全部营养成分,比细粮能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杂豆同时也是蛋白质、钙的良好来源。

  (四)怎么才能吃到更多的全谷物和杂豆?

  1. 吃多少?每天主食中有1/4~1/3应该是全谷物和杂豆,相当于1~3两。

  2. 如何与主食搭配?煮杂粮粥:小米粥、燕麦粥、八宝粥、绿豆粥。做面食:白面粉中混入玉米粉、全麦面粉。吃杂粮饭:蒸米饭时放一把糙米或燕麦、红小豆、绿豆。

  3. 如何才能把全谷物和杂豆做得更可口?全谷物和杂豆不易煮软,口感粗糙。有必要学习掌握一些妙招把全谷物和杂豆做得更可口。煮粥喝杂粮饭前,事先把全谷物或杂豆浸泡几个小时。巧用豆浆机制作五谷豆浆或全谷物迷糊。采用高压锅烹煮八宝粥。

  二、0-24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

  (一)六月龄内婴幼儿母乳喂养指南

  坚持六个月以内母乳喂养

  褚英主任首先强调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她说:“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成分最合适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母乳有利于新生儿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另外,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同时也利于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也有利于母亲产后健康减重,并降低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糖尿病的风险。

  现场,有些宝妈提出母乳喂养次数和时间如何把握的问题,褚英主任也给出了专业指导。专家表示,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期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三月龄以前的婴儿。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如果婴儿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非饥饿原因哭闹时,增加哺喂次数只能缓解婴儿的焦躁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及时就医。

  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母乳的优势是任何配方奶不能代替的,婴儿配方奶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婴儿配方奶,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选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 不需要补钙

  褚英主任介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因此建议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微克。

  针对新生儿要不要补钙的问题,褚英主任提醒,纯母乳喂养(母乳量足且母乳中钙含量正常)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6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重,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即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二)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生命最初1000天,是国际公认的奠定一生健康的机遇窗口期。7-24月龄婴幼儿正处于这个关键期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儿童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他们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大家知道,婴幼儿6月龄后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了。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但添加辅食时,有些家长会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添加。褚英主任表示,母乳中铁的含量是比较低的,因此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米粉、肉泥等。在添加富铁食物的基础上,再逐渐引入其他辅食达到食物多样化。

  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已相对发育完善,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应及时添加辅食。此时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有特殊需要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在此,褚英主任还特别提醒家长要注意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问题。母乳喂养是目前确认唯一可预防和缓解过敏的措施,但从6月龄起引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后会增加婴幼儿过敏的风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鱼、贝壳类等容易过敏的食物。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观察2-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需暂停添加该食物,同时可咨询专业医生进一步处理。

  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出生一年内是孩子生长的关键期,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父母应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喂养,提供多样化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创造愉快的进餐环境,在喂养过程中及时感知婴幼儿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并作出恰当回应。尊重婴幼儿对食物的选择,不强迫进食,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现场,褚英主任还提到家长在喂养孩子时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填鸭式喂养”,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饿不饿,为了让孩子吃饭要哄着、抱着,这样做只会造成孩子厌食。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进餐行为,进餐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进餐时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父母也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幼儿进食的榜样。

  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褚英主任还提到,在门诊接诊中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参与喂养的家庭,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小孩子吃的食物是不是也要加盐?在此,褚英主任特别指出,1岁以内辅食不需要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挑食偏食的发生,同时可以降低儿童以及成年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1岁以后可以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父母应帮助婴幼儿逐步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

  另外,褚英主任指出,油脂对婴儿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7-24月龄婴幼儿能量30%-45%来自脂肪,因此 辅食不加调味品,但是需要添加额外的植物油。

  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的食物及清洁水制作辅食。制作辅食前须洗手。制作辅食的餐具、场所应保持清洁,辅食应煮熟、煮透。制作的辅食应及时食用或妥善保存。婴幼儿进餐前要洗手,进餐时一定要有成人看护,以防意外。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本期专家褚英,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保科主任医师 本科,学士学位。现任市营养学会药品与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市家庭教育协会讲师团成员。

  从事儿童保健工作30多年,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喂养指导及营养性疾病的诊治,高危儿早期干预、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测试及儿童常见心理行为异常的诊治。先后主持并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四项分别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

  近10余年来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及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的研究,引进国家“八五攻关科研成果”——高危儿早期干预,减少儿童脑瘫及智力低下的发生,推广应用于全市儿童保健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