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祖茂衡教授:经颈静脉介入治疗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的潜在危险

  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简单地说,就是静脉血管里有了血栓,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从医学上讲,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发生在静脉系统内的任何一支血管内,它产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致死性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静脉瓣功能不全和下肢静脉曲张。新鲜的静脉血栓,特别是来源于下肢和盆腔内的静脉血栓,通过血液循环,能进入肺动脉引起栓塞,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死亡,犹如被扼住了喉咙窒息而死。肺动脉栓塞从发生到实际死亡,只需要短短十几分钟,非常凶险、可怕。在静脉血栓患者中,其中50%-60%的患者可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这就使静脉血栓的治疗与肺动脉栓塞的预防极为重要。

  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祖茂衡教授说,静脉血栓病变位置最常见的是深静脉。上肢深静脉血栓和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见。临床上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别是左下肢。

  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大要素: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妊娠后期以及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的解剖因素等可造成血流淤滞。外伤和手术后以及一些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均可致高凝状态。

  祖茂衡教授说,徐医附院介入科在从2002年-2007年4月间收治静脉血栓患者303例临床病例中总结出,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1、外伤或骨折后;2、产后或剖腹产手术后;3、盆腔或腹部手术后。还有一部分患者无明确诱因。

  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静脉血栓的三大症状。在介入科的幻灯片中我们看到患者临床表现为有的是一侧下肢肿胀,有的是双下肢肿胀合并腹水。两腿的粗细悬殊很大,患病的腿明显粗大、肿胀。静脉血管造影是诊断静脉血栓的最准确的方法。

  经颈静脉介入治疗的优势

  治疗静脉血栓最有效的方法是溶栓治疗。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只有二十分之一的药力能作用于血栓,局部用药只能溶解给药近端的血栓,效果都不理想。

  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把溶栓导管直接插到血栓内,可以说是开创了静脉血栓治疗的新境界,它可在血栓处直接给药,减少溶栓剂的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全身溶栓并发症;同时还可以在下腔静脉内植入过滤器,使得介入治疗手术中发生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已十分少见。任何有症状的静脉血栓患者均可考虑做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静脉血栓最初采用较多方法是从足部,或经腘静脉或健侧股静脉插入导管。徐医附院祖茂衡教授是享誉全国的介入科专家,他凭着积累多年的经验和大胆的实践,2002年在国内首创了经颈静脉留置导管治疗静脉血栓。从脖子处,也就是从右侧颈部静脉插入纤细的导管,并且置留溶栓导管在静脉血栓内使溶栓药物能够最大程度的进入到血栓内。

  据祖茂衡教授介绍,经颈静脉插管和保留导管溶栓的优点是

  一、经颈静脉插管时导丝和导管呈直线行走,故容易进入患者髂股静脉内。将导管置于髂股静脉内进行血管造影能够客观、真实地显示血栓的范围和机化程度,这一点是传统的经足背静脉上行性静脉造影无法做到的。

  二、经颈静脉插入导管时患者可以在病床上活动和下床活动,较大程度的减轻了卧床的护理工作和提高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三、将溶栓导管尽可能插至血栓或股静脉远端给以溶栓,采用此方法操作不但可以防止血栓在溶解过程中发生脱落,而且后退导管的操作比经腘静脉插管和向前推进导管的操作更加方便。

  徐医附院介入科从2002年开始在介入治疗静脉血栓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非常满意临床效果。2006年收治的120多例,均采用经颈静脉途径插入溶栓导管并保留导管给以溶栓治疗,经保留溶栓导管持续性溶栓后,患者的下肢水肿完全消退,血管造影显示血栓溶解可达到100%,治疗时间平均在两周左右。

  徐医附院介入科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下腔静脉可回收过滤器植入与取出、不同压力的给药和疗效的关系、溶栓与抗凝药物的结合治疗、导管保留的时间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的等一系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线专家:祖茂衡,徐医附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州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是国内介入放射学知名专家。擅长布-加综合征、静脉系统和肿瘤的介入治疗,从事介入放射学近20年,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和省、市科技奖8项,在国际、国内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导医热线:0516-85707122; 8570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