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内分泌专家李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观点之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谈到糖尿病,恐怕大家都不会陌生。有人会说,我知道糖尿病是“富贵病”,生活好了容易得这种病。的确,我国70年代、80年代人们生活比较贫困,那时很少发生糖尿病。90年代以来,糖尿病患者愈来愈多。近年来,糖尿病还有年轻化和低龄化趋势,以往糖尿病在50岁以上容易发病,现在许多儿童因为肥胖也过早的发生了糖尿病。糖尿病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远离糖尿病,做到预防为先,记者采访了徐医附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伟

  据李伟主任介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截止到2003年已高达1、94亿人,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3、33亿人。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中国,第三是美国。发病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5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2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估计约5000万。糖尿病发病率由80年代的0.67%逐年攀升,如今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5%。

  观点之二: 糖尿病的并发症危害极大

  什么是糖尿病呢?李伟主任介绍说,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糖尿病分为4个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90%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李伟主任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高血糖是引发全身并发症的根本。长期的高血糖会造成多种脏器的功能损害,出现多种并发症,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

  1、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大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可致肾功能衰竭最终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致视物模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最后可引起失明。

  3、糖尿病神经病变:多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植物神经病变可表现出汗异常,通常讲为“怪汗”。大便方面有的腹泻,有的便秘,有的交替出现,小便方面有的尿潴留,有的尿失禁。

  4、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大庖、坏疽、溃疡等。

  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需要提高警惕?李伟主任告诉我们,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几种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研究发现,父母、子女、子孙或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比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后者的3-40倍.。糖尿病有很大遗传倾向。

  (2)肥胖人群。据资料显示,肥胖者的患病率达到9、4%,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成正比‘

  (3)体力活动过少人群。不活动的人患病率达5、4%。

  (4)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群。一些高收入低文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因为他们经常大吃大喝、不注意身体保健。

  (5)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人群

  (6)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或有胰腺外伤或手术史。

  (7)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8)有过巨大胎儿分娩史的妇女。

  建议:怀疑糖尿病应做哪些检查

  怀疑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呢?李伟主任说,可以做以下检查:

  一、血糖测定

  诊断糖尿病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做空腹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即可确诊。连续测2次。

  二、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线索,也是判定糖尿病疗效的参考指标。正常情况下尿糖应阴性,但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阳性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应参考血糖进行诊断。

  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对空腹血糖正常而血糖波动范围较大的患者,其可反映当前2个月的血糖总体水平。

  正常为:3~6% 一般认为:>8%为控制不良.。该项检查为糖尿病近期病情控制好坏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指标。

  四、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血糖升高,未达标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作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服完后1/2h、1h、2h、3h测血糖。

  馒头餐试验:

  100克面粉制作的馒头相当于75克葡萄糖.,进食后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