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专家:缺铁性贫血诊断的常见方式

2011-10-26 15:27
摘要:
我国缺铁性贫血的现象相当普遍,调查显示在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中,患病率约为40%。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王建梅主任介绍:我国缺铁性贫血的现象相当普遍,调查显示在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中,患病率约为40%。

  缺铁性贫血诊断的常见方式

  孕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缺铁的晚期表现,是体内铁含量储备告急的信号,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育龄女性、孕妇、婴儿发病率最高。胎儿在孕早期中的发育是非常快的,并不仅仅是血液循环,还需要铁含量的增加;据调查显示:孕妇在早期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达到25%,不同程度的在中期、晚期贫血,为40%和38%。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更会使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孕早期要及时注意,让自己远离贫血侵扰。

  新生儿缺铁性贫血也是一种多发病。一般早产儿在孕后三个月(7、8、9)从母体获得大量铁。特殊情况下,早产会使胎儿体内铁的储备量很少,那么双胞胎明显会更少,因此新生儿发生贫血的几率是较大的。

  人们一直认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但母乳中的铁含量不高,每100ml母乳含铁仅为0.015 mg,远远不能满足新生宝宝造血所需的大量铁。母乳是贫铁食品,长期纯母乳喂养可能导致婴儿缺铁性贫血。此外,那些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大多采取牛奶喂养,由于牛奶中含铁很少,吸收率仅有10%,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在有疾病期间,例如消化不良、腹泻等也会影响铁的吸收,鉴于以上原因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很高。

  婴幼儿(0—3周岁)缺铁性贫血。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会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由营养不良造成的。婴儿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储备铁一般为300—350mg,这些铁只能维持到出生后3至4个月的造血所需。

  贫血患儿会出现(面色、嘴唇、甲床、睑膜)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一部分婴幼儿也会出现肝脾病症。婴儿两个月的时候容易发生贫血,但是5-6个月的年龄段是贫血发生的高峰期,因此家长需对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孩子给予格外的关爱!

 

更多分类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