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神经外黎军:不开颅,从鼻腔也能切除脑垂体瘤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信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副主任黎军:应用脑内窥镜操作系统,微创治疗脑垂体瘤创伤小、疗效好。

  脑垂体,也叫垂体。它只有一个成年人的小指甲大小,重量半克左右,但却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

  垂体瘤,也叫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垂体瘤患者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4月19日,淮海经济区首届脑垂体瘤论坛在市中心医院举行。该院神经外三科副主任黎军,就业界治疗垂体瘤的最新技术——经单鼻孔微创切除脑垂体瘤进行了讲解和手术演示,赢得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

  ■典型病例

  经鼻孔,微创切除垂体瘤

  李先生的就医经历颇为曲折。

  因为长时间的头痛,加上视力有点下降,李先生此前一直辗转多家医院,看过神经内科,看过眼科,看过骨科,但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

  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黎军在听李先生介绍病情时留意到,他的手指相对粗大,面孔看上去也相对宽大,这些症状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结合此前说的频繁头痛,视力下降,黎军初步判断李先生很可能是患了垂体瘤。

  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证实,李先生的脑垂体确实长了瘤子,而且已经超过了3厘米,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切除。

  听说要通过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李先生起初还是有些顾虑的,但听黎军介绍了手术的方案之后,他放了心。

  “我们采用了业界创新的经单鼻孔微创切除脑垂体瘤的技术。这种技术从鼻孔进入,实现微创切除。”黎军介绍,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容易带来的风险和伤害。

  据介绍,垂体瘤的位置很深,位于脑内正中位置,与颅神经及血管关系密切,手术一旦损伤血管或神经,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若出现颈内动脉或海绵窦破裂出血更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常规治疗脑垂体瘤通常采取经额开颅法,但开颅手术存在高风险、创伤大、易感染、愈合慢等弊端。

  经鼻孔实施的微创切除手术,具有时间短、损伤小、肿瘤清除彻底、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手术时,我们经过鼻孔在蝶窦上开一个‘小窗’,进入颅脑手术区,在显微镜下微创将垂体瘤切除。”黎军介绍说,这种手术通过鼻腔操作,外观看起来是没有手术切口的,因此也叫无切口颅脑肿瘤手术。

  手术很顺利。一周前,李先生回到市中心医院复查。复查结果表明,李先生的视力比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原来一直困扰着李先生的头痛也消失了,手指的紧缩感也明显减退。

  “我的朋友都说,你这脸上也没什么疤痕,根本看不出来动过脑部手术的样子。”李先生说,这个手术效果是他此前怎么也没想到的。

  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十分之一

  ■专家解读

  脑垂体,也叫垂体,是全身内分泌腺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个,但它的体积最小,像一粒黄豆。可能由于它的重要性,需要受到良好的保护,所以它深居大脑底部。大脑底部一块叫蝶骨的骨头上,有一个马鞍形状的小窝,称为蝶鞍,脑垂体就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

  正因为脑垂体的独特性,脑垂体一旦有病需要开刀时,外科医生必须费一番周折才能见到它的尊容。

  垂体瘤,医学上叫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大约占了颅内肿瘤的十分之一。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是7.5-15/10万,不过这一数据或许有点低估。黎军介绍说,国外曾有一组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人做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瘤的检出率为16%,说明垂体瘤的检出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多数患者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

  从发病年龄上看,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症状复杂 首诊容易误诊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相对分散,最常见的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

  按照肿瘤的内分泌表现,可将垂体腺瘤分为催乳素腺瘤(PRL瘤)、生长素腺瘤(GH瘤)、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ACTH瘤)、无功能性腺瘤、混合性腺瘤等。按照肿瘤大小,分为微腺瘤(<1cm)、大腺瘤(≥1cm)、巨大腺瘤(≥4cm)。分类不同,症状也不同,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表现为:

  (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称为“巨人症”。成人以后表现为肢端肥大: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病人伴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重者感觉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cuì)毛(即“寒毛”,人体表面生的细毛——编者注)增多等。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少见,由于垂体甲状腺刺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垂体腺瘤,长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扩大、附近组织受压迫的症状。

  (5)滤泡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数目减少等症状。

  (6)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

  (7)内分泌功能不活跃腺瘤:早期病人无特殊感觉,肿瘤长大,可压迫垂体,致垂体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

  (8)恶性垂体瘤:病史短,病情进展快,肿瘤长大压迫垂体组织,并且向四周侵犯,致鞍底骨质破坏或浸入海绵窦,引起动眼神经麻痹或外展神经麻痹。有时肿瘤穿破鞍底长至蝶窦内,短时期内神经症状暂不明显。

  如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就应引起高度注意了。如肿瘤长大,向上伸展,压迫视交叉,则出现视野缺损,外上象限首先受影响,渐渐缺损可扩大至双颞侧偏盲。如未及时治疗,视野缺损可再扩大,并且视力减退,以致全盲。

  此外,还有些神经症状和体征不能忽视:如垂体瘤向后上生长压迫垂体柄或下丘脑,可致多饮多尿;如肿瘤向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壁,则出现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如肿瘤穿过鞍隔向上生长致额叶腹侧部,有时出现精神症状;如肿瘤向后上生长阻塞第三脑室前部和室间孔,则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如肿瘤向后生长,可压迫脑干致昏迷、瘫痪或去大脑强直等。

  并非所有垂体腺瘤都要手术

  ■治疗方法

  治疗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是首选。黎军说,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部分垂体腺瘤病例,如果有垂体卒中(指有症状的垂体出血或梗死)或脑积水者还应该紧急手术。

  从手术方式上来说,通常有开颅手术和经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两种术式。正如前文所说,经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术式,多数患者适合,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随着徐州市中心医院脑内窥镜操作系统的应用,经鼻手术可以做到更微创、快捷和有效。

  不过,黎军也表示,并非所有垂体腺瘤都要手术,有些药物治疗即可;有些不一定要处理,长时间观察即可,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生会诊、指导下制定决策。

  此外,有些垂体腺瘤还适用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如果患者无颅内压增高征、肿瘤直径小于2cm者,可考虑γ-刀或X-刀治疗。但是,此类治疗毕竟不宜作为首选,仅适合于体质特别差、多次术后仍复发、术后残余或者坚决不接受手术者,一定要谨慎选择,原因是弊端较多。

  至于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分泌性功能腺瘤可以酌情选用抑制垂体激素分泌过多的药物。部分有分泌功能的腺瘤可以在医生的长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如大多数的催乳素腺瘤可以长期口服溴隐亭治疗,多数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生长激素腺瘤可以服用生长抑素治疗,赛庚啶适用于ACTH腺瘤、GH腺瘤。无分泌功能性腺瘤可予泼尼松、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以改善垂体功能减退症状,按病情需要选用。

  ■专家档案

  黎军 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1991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得神经外科硕士学位。2002-2003年被派往法国圣太田JAN MONER大学医学院Bellevue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研修,师从法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Jacque Brunon教授。2011-201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深造,师从周良辅院士、毛颖教授等著名专家。徐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徐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从事临床神经外科工作23年。

  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淮海经济区最早独立开展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脑干肿瘤切除、岩斜区肿瘤切除、听神经瘤切除面神经保留等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业特长:擅长颅底肿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颅底脑膜瘤、听神经瘤)、脑动脉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脑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在颅脑外伤、神经外科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上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造诣。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得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一项。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发表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