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对于许多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而言,医疗照护之路犹如横亘在眼前的巍峨高山——医院往返的跋涉之难、候诊长队的焦灼等待、甚至仅仅是跨出家门的勇气,都可能化作阻碍专业护理触达的沟壑。在这条从家庭到医院的"最后一公里"征程中,往往是最崎岖的一段路。
近年来,“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不断发展,服务提供主体不断丰富,服务项目逐渐增多,“一键到家”的专业护理越来越便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一名“网约护士”的脚步,看看徐州如何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您好,请问患者意识是否清晰?是第一次进行置管操作吗?”7月11日,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护士长彭静在医护上门管理平台上接到王大爷(化名)更换胃管的订单。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该院率先探索“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将专业医疗关怀精准延伸至家庭场景,为特殊群体带来便利。彭静通过电话完成病情评估,确认王大爷符合上门护理条件后,将订单派给护士周伟丽。

在医院的物品准备室,周伟丽接到派单后迅速行动。她仔细清点出诊箱内物品:无菌胃管包、血压计、听诊器、消毒用品、护理记录单……指尖在每件物品上短暂停留,这不仅是清点数量,更是一场无声的“安全预检”。
这套严谨的检查流程,是她多年专业素养的体现。每一件器械都关乎患者的安全与舒适,确认齐全后,她才利落地合上箱盖,准备出发。

图3 网约护士出发
目前,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的 “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已涵盖母婴护理、管道护理、伤口护理以及脑卒中康复管理、糖尿病管理、居家婴儿护理等18项护理项目,已累计为出院患者、高龄或失能老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3000余人次。
市民通过该院线上小程序一键下单,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护理服务。

“爷爷您好,我是矿务总医院的护士周伟丽,来为您更换胃管。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上午11点,伴着清晰的敲门声,周伟丽准时出现在王大爷家门口。
入户后,她利落地戴上一次性鞋套,“爷爷,你叫什么名字?今天的预约项目是更换胃管对吗?”接着,她拿出护理记录单,仔细核对患者信息。

“爷爷,咱们先量个血压,别紧张,很快就好。”在确认患者信息无误并完成洗手消毒后,周伟丽取出血压计,为患者测量血压。
随着袖带充气、放气,血压计屏幕上的数值最终定格:92/58mmHg。“爷爷,您的血压有点偏低。”她并没有立刻进行下一步操作,而是复测了一次,以确认读数的准确性。
“阿姨,爷爷血压偏低,需要多加关注,建议您每天定时测量,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降压药。”周伟丽耐心地向患者家属叮嘱道。

“爷爷,咱们现在准备换胃管了,我先检查一下您鼻子和嘴巴的情况。”周伟丽温和地告知王大爷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再次洗手消毒后,戴上无菌手套,铺上治疗巾,用医用笔式手电筒仔细检查王大爷的鼻腔和口腔。
“爷爷鼻腔内一侧有息肉,我们从同侧鼻腔置管,这样会舒服些。”她耐心向家属解释,一系列专业操作让王大爷的家人倍感安心。

拔除旧胃管时,周伟丽感到轻微阻力,担心强行牵拉会损伤黏膜。“爷爷别急,我们请专家远程看看。”她立即打开便携式5G终端,一键连通医院远程协作平台。在高清摄像头的精准聚焦下,超低延迟的画面将操作部位细节实时传回医院。
屏幕那端,护理部副主任刘海棠仔细观察后叮嘱操作要点:“确认润滑足够,然后手指捏住旧管,转着圈往外拔,动作要慢、要匀。”
“明白!”周伟丽复述要点,灵巧地捻动胃管近端,在轻柔的旋转中,阻力消失,旧管被完整取出。“顺利取出,黏膜完好!”周伟丽向远程专家报告。

操作完毕,周伟丽整理好器械,再次向家属叮嘱护理要点。“护士网约上门,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王大爷的女儿表示,父亲患脑梗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需要长期留置胃管,行动不方便,不适合往返医院换管,现在通过手机就能预约护士上门,再也不用去医院、排队挂号这些事犯愁了。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