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导医网 徐州传染频道:近日,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医院(徐州七院)重症医学科(ICU)成功救治一例极其危重脑型疟疾患者。面对严重病情,医护团队先后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PE) 等顶尖生命支持技术,并依托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 实现精准治疗,最终帮助患者渡过“生死关”。
死神敲门
重症脑型疟疾,多脏器功能告急
患者因持续高烧、意识障碍转入我院,因病情严重,直接收至ICU进行救治,经检查确诊为“重症脑型疟疾”。疟原虫在患者体内大量繁殖,引发了恐怖的“连锁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溶血、高胆红素血症,并伴有休克症状,患者命悬一线。
多管齐下
构建顶级生命支持网络
面对挑战,总院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蒲琳副主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朱玉成带领团队迅速组建了抢救小组,制定了详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守住“呼吸关”,呼吸机辅助通气:鉴于患者严重的呼吸衰竭,团队立即予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为受损的肺部赢得修复时间。护理人员严密监测呼吸机参数、气道压力及血氧饱和度,按时进行吸痰、气道湿化,并通过镇静镇痛评估,确保患者人机协调,预防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为生命支撑起第一道屏障。
CRRT,替代衰竭的肾脏:由于患者肾脏衰竭,团队果断下达启动CRRT的指令,护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在床旁,严密监控各项参数,精准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毒素和多余水分,稳定内环境,确保了治疗的连续性与安全性,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血浆置换,净化“中毒”的血液:为快速清除血液中的疟原虫毒素和炎症因子等,团队采用了血浆置换技术,如同为血液进行一次“大扫除”,将疟原虫虫体蛋白、破碎红细胞及炎症因子的血浆分离并置换,最快时间减轻了毒素对全身器官的损害。
PICCO,治疗的“导航系统”:在抢救过程中,团队首次开展了PICCO监测系统,实时、动态地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液体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等情况。医生根据PICCO提供的精确数据,实现了“滴定式”的液体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每一次补液、每一次用药都恰到好处,避免了容量的波动对脆弱器官的二次打击。
柳暗花明
拔管时刻见证生命曙光

在重症医学科团队日夜不休的守护和精细化调控下,患者的病情开始出现转机:尿量逐渐恢复,意识转为清醒,感染指标稳步下降,升压药顺利撤离,最令人振奋的是,随着患者血流动力学持续稳定,呼吸功能明显好转,PICCO导管及气管插管被成功拔除,患者终于从“危重”转向“稳定”。
“CRRT、血浆置换与PICCO监测等技术无缝衔接、集成应用,是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的关键”。蒲琳指出,此次成功救治,是医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典范,彰显了医院的专业实力与技术优势,为下一步全面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