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科普:疱疹性咽峡炎,小病不小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科普:小宝今年4岁,最近几天一直指着自己的喉咙说不舒服,不想吃东西,还伴有发烧。妈妈发现他喉咙里有几个小水泡,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经过诊疗,医生诊断小宝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经医生进行治疗后,小宝的症状逐渐好转。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发生在咽峡部的病毒性感染,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这些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可以通过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病毒污染的手或物体表面传播。这种疾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6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它的主要症状是咽喉痛、口痛、发热,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这些病毒感染性强,传播快,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和其他人群密集的环境中。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

  2、咽痛: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喉咙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在吞咽食物和口水时。

  3、咽峡部疱疹:在孩子的咽部、软腭、扁桃体等处,可以看到一些白色小水泡,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这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4、全身症状:婴儿和年幼儿童可能出现厌食、呕吐、呼吸加快、易怒、易哭闹。大龄儿童可能会表现为不舒服、头痛、吞咽困难、嗜睡、食欲差、腹痛等症状。

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该怎么治疗呢?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可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以改善患儿的整体舒适度。

  1、控制体温:可予退热贴、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体温38.5 ℃以上或者体温未到38.5℃,但孩子身体感觉明显不适者,可以使用非处方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

  2、缓解咽痛:可以通过喝温水、咽喉喷雾或含片来缓解咽喉痛。

  3、支持治疗:鼓励患儿多喝水或补充电解质液,以防止脱水,尤其是在发热和咽痛导致食欲不振时;确保患儿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以帮助身体抵抗病毒。

  4、饮食调整:食用柔软的、易于吞咽的食物,如粥、面条和汤,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咽喉的疼痛。

图片

  在极少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或心肌炎,这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患儿出现持续的发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家居表面,特别是儿童经常接触的地方,如玩具、门把手、桌面等,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2、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病毒感染。

  3、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疱疹性咽峡炎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应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牙刷、毛巾等个人物品。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勤洗手,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5、避免接触患者: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

  6、接种疫苗:虽然目前没有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特定疫苗,但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相关病毒的风险。

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常见误区

图片

  误区1

  用抗生素就能治好疱疹性咽峡炎。真相:抗生素是用来抗细菌感染的,而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抗生素对它无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2

  疱疹性咽峡炎只是普通的咽喉痛。真相: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其典型症状是咽喉痛、发热和咽峡部的疱疹等。这种疾病需要医生来判断,不能简单当成普通咽喉痛处理。

  误区3

  疱疹性咽峡炎一定会传染给别人。真相:疱疹性咽峡炎有传染性,尤其是在孩子之间。但并不是每个接触到病毒的人都会被传染。个人的抵抗力、卫生习惯等因素均会影响是否会被传染。

  误区4

  除了吃药,就没有别的办法对付疱疹性咽峡炎了。真相:除了药物治疗,家长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来让感觉舒服一些。比如让孩子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孩子多喝水、温水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等。这些小方法都能帮助孩子更快恢复。

  误区5

  疱疹性咽峡炎一定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真相: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是会自己痊愈的,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精神萎靡不振等严重症状,就要立刻去医院就医。

  儿科呼吸组成员

图片

  武 怡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呼吸专业组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儿科肺功能协作组组长,江苏省儿童哮喘协作组委员,中国健科会儿童变态反应专委会委员,徐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从事儿科临床及教研工作30余年,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著,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市级及院级科研课题,获得过多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数项。

  ▨ 专家门诊:周四全天

图片

  孟令建  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硕士

  ▨ 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儿科呼吸介入学组青年委员;江苏省儿童支气管镜协作组成员;主持省中医药局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获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一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先后在南京儿童医院PICU、齐鲁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进修学习,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症疾病诊治,尤其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危重症疾病救治方面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可熟练操作三级儿童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 专家门诊:周五/周日全天

图片

  刘 琳   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硕士

  ▨ 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擅长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特别是儿童支气管哮喘及慢性咳嗽等疾病的诊治及支气管镜术。现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儿科呼吸介入学组青年委员、江苏省儿童哮喘协作组及肺间质疾病协作组成员。

  ▨ 儿童呼吸专科门诊:周六全天

  ▨ 专家门诊:周日全天

  科室介绍

图片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院)儿科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2015年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儿科专业教学分指导委会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单位、江苏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江苏省医院协会儿童医院分会常务委员单位、江苏省新生儿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科室年门急诊人次20余万余人,出院人数2万余人,多为疑难危重患儿;目前有新生儿疾病、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儿童神经及精神疾病、儿童心血管病、儿童肾脏风湿免疫疾病、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儿童重症医学、儿童保健、儿童心理等11个亚专业方向;是国家级、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了大批儿科学人才;近年来荣获多项国家、省、市课题资助和新技术引进奖。

  科室拥有有创常频、高频呼吸机、无创BiPAP呼吸机、儿童CPAP呼吸机、新生儿除颤仪、吸入用NO仪、脑功能仪、新生儿呼吸机转运系统、床旁心脏彩超、床旁摄片机、床旁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新生儿高级暖箱、心电监护仪、婴儿高压氧仓、婴儿暖箱、经皮黄疸测定仪、全自动过敏原分析系统、床旁脑功能检查仪、压缩雾化吸入器、血铅分析仪、微量血糖仪、心理行为测试系统、荧光定量PCR仪、儿童床旁血液透析机、儿童肺功能检测仪、儿童视频脑电图、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儿童电子胃镜等诊断治疗设备。

  目前临床开展特色技术有:1.儿童肾穿刺活检技术;床边血液净化技术;难治性肾病和风湿免疫疾病生物制剂治疗;2.新生儿换血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常频通气、高频机械通气、BiPAP、NIPPV、CPAP、高流量)、LISA技术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脐部血管置管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及新生儿常见疾病治疗;3.儿童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骨髓移植治疗;4.儿童难治性癫痫、自闭症、抽动症等小儿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及随访治疗;5.肢体障碍儿童综合康复技术;基于ICF-cy的儿童孤独症综合康复技术;儿童重症神经康复技术;生酮饮食改善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6.儿童喘息性疾病及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纤维支气管镜治疗;7.儿童糖尿病、儿童肥胖、矮小症、性早熟等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8.儿童行为检测及儿童心理治疗;9.儿童消化内镜检查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