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不要误读报告中的“超标”项目

  全程导医网 徐州就医指南:“‘谷丙转氨酶偏高’是什么意思?”“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是不是意味着身体有啥疾病啊?”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单位都在组织员工体检,然而等到体检报告到手后,大家又在为报告中的一堆专业医学术语而大伤脑筋。指标项超出健康参考值范围,应该如何理性看待?阅读体检报告的哪些部分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记者请教了相关专家,告诉大家健康体检报告应该怎么“看”。

  调查:七成市民称体检报告难看懂

  26岁的潘先生热衷运动,体质不错,上个月刚刚参加完单位组织的体检。“我以为自己健康状况应该很理想的,没想到结论里还有不少问题。”体检报告显示,潘先生的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为118.5(正常值120~160),尿常规出现“尿隐血+1”。看着体检报告中标注的上上下下的箭头,潘先生一阵发慌,莫非隐藏了什么疾病?“我到网上搜了一番,也没找到一个权威解释,真是令人心烦。”

  市民吴先生也告诉记者,每次拿到体检报告后都特别紧张,什么窦性心动过缓、胆囊壁毛糙、肺纹理增大……“都不知道是什么病,严不严重,反正原先身体没感觉的,一看这个也给吓出毛病来了。”

  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体检中心,随机采访了30名做过体检的市民,大家的总体表述是认为体检报告不太会看。其中七成市民抱怨“难看懂,只看医生的健康建议”,还有两成市民表示,会拿到体检中心咨询医生,并针对性地去医院专科门诊复查,剩下的一成市民则直言,体检只是走个形式,报告浏览一遍后就束之高阁了。“反正没啥大问题,不然检查时医生就会说了吧。”“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甲胎蛋白”……只要做过体检的人都会见识过这这些检测专业术语,但是对于医学门外汉来说,就一个评价“艰涩难懂,不知所云”。

  专家说法:最重要看结论和建议 有的“无临床意义”

  “拿到体检报告最好是从头到尾阅览一遍,重要的是看体检结论以及健康建议。”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主检医生侍作胜介绍说,一般的体检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内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血液检查(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化学发光、放免检验、血流变检验)、尿液和分泌物的检验、B超、X光、CT、MR等项目。每一项后面都有小结,报告最前面则是把所有检查项里超标的项目拎出来单列,称为体检汇总,而针对汇总的每一项,后面是体检结论,最后是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如果没有问题,就说明身体健康。

  有的人会问,体检总汇里列出来的那么多东西就是说明我的身体毛病多吗?其实不尽然。总汇里列出的一般是数值项,超出正常标准的就用上下箭头标注出来,其中有部分并没有临床意义。比如血红蛋白,参考值是120-160,如果是118.5,就是稍微偏差,可以不纳入。

  当然,有细心的人会发现,对照后面的具体检查项,总汇里可能也有遗漏。那么理由便是上述“无临床意义”的解释,如果受检者不确定该项目对自身健康有何意义,可以向医生询问。

  侍作胜指出,有很多人往往被结论中的医学专业术语给弄蒙了,不知道自己是啥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健康建议。比如,胆囊壁毛糙,这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看健康建议: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必要时专科治疗,那么就要注意做到饮食清淡,并在体检后的3个月至半年内去专科检查一下。“‘定期复查’说明这个问题是需要注意,不需要马上治疗又不能放任不管,要监视它,跟踪它,确保在健康的范围之内。”

  发现异常指标及时咨询医生 小问题通过饮食生活调整

  “体检不是看病,而是为了大体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自身健康有个评价。发现大问题了及时治疗,发现小问题的话,可以通过饮食生活调整改善。”侍作胜指出,正常人的话最好保证一年一次体检,而且体检项目尽量全面一些,不然体检项目过少,有些问题是查不到的。比如,很多女性体检时不愿意查妇科,但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如今发现宫颈肿瘤的很多,不及时处理对身体危害较大,还是建议已婚妇女体检时做妇科检查。 在体检之后要充分相信结果给予的建议,不要以为体检出的问题都是“危言耸听”。就拿普通体检项目来说,肝脏、肾脏、膀胱、乳腺、胰腺方面如果有问题,80%都能通过彩超筛查出来,然后根据建议去进一步复查,这是也是发现肿瘤的一种途径。

  “有人可能对这种普通筛查看不上,觉得没有高端设备精准,但实际上却能提出警示意见”。比如彩超发现肝脏里有个东西,体检就会告诉你有阴影,建议进一步复查CT。为什么需要复查呢,因为这个东西可能是石头、血管瘤、或者肿瘤,更精准的判断彩超做不了,需要换CT,那就千万不要置之不理了。曾有名受检人被发现肺部有阴影,建议进一步复查,但当事人没有予以重视,耽误了一个月后被查出是肺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未能存活。“不管什么病,早发现早治疗总是好的,尤其是癌症,早一天治疗效果都会不一样,所以建议大家发现异常指标要及时咨询医生。” 侍作胜如是说。

  提醒:不是简单看数据,不要自己吓自己

  虽然希望大家能对体检报告重视起来,但也要提醒一点:不要误读报告中的“超标”项目,自己吓自己。“体检报告并不等于最终诊断,检测数值只是医生诊断的参考数值。”于栋梁说,看体检报告不是简单地看数据,要明白数据高低的临床意义。即便数据显示有异常,也无需担惊受怕,尽早就医即可。建议市民应该妥善保管每年的体检报告,以便医生根据数值变化作出更精准的判断。

  肝功能

  体检报告中的“超标”结果,容易让市民误解。有次一个市民发现自己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便怀疑自己得了肝癌,当场吓得脸色发青,四肢瘫软。其实只是胆囊炎引起的现象。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于栋梁说,引起肝功能指标升高的因素很多,像是发烧、剧烈运动、肝炎、酗酒、药物、胆囊炎都有可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列腺特异抗原

  容易引起大家误读的还有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测,它对早期没有症状的前列腺是有意义的。有一位受检者的PSA超过正常值3倍,他以为得了前列腺癌,但是诱因是他在近期做了前列腺按摩。前列腺被按压后PSA会明显增高,所以两周后复查,他的血清PSA值恢复了正常。

  血压和血糖

  “有时候,单凭一次超标结果不能下诊断,需要横向、纵向对比,全面考虑。”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血压和血糖。每次体检,测量血压已成为最常规项目。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90mmHg以上,也不能根据这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

  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mmol/L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而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耐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主要关注的项目是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如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参考值,则是贫血的表现;血小板数值偏差很大,可能会引发心梗等疾病。

  不少体检者常检出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一般白细胞减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白细胞升高要考虑有感染的情况,如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心脏

  通过心电图数据,一般可以判断出心脏是否有问题。常见的心电图问题有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动过速、不完全性传导阻滞等。

  通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右侧的传导阻滞等,原因可能是紧张情绪等造成的,多数不代表健康问题,不过也有部分是疾病或心脏本身的问题。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