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医院中医药治疗多种放化疗“毒”副反应

       徐州就医故事: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后均需进行放化疗,但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让肿瘤患者如临大敌、望而却步,进而半途而废。前不久,50多岁的陈先生不幸被查出患有肺癌,属于中期。因为不具备手术的条件,只能采取化疗治疗。接受2次化疗后,他的反应就非常强烈了,恶心、呕吐、神萎乏力、食欲差等也都伴随而来。

  陈先生感觉非常痛苦,他说:“强烈的恶心和呕吐,以及口腔黏膜的炎症真的让我不想完成化疗,你是根本无法体验这种痛。”陈先生的一个病友知道后告诉他,市中医院肿瘤内科可以尝试中药调理,一个星期就能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而且还想吃饭了。于是陈先生慕名来到中医院肿瘤内科找到了贺箫主任

  贺主任给他仔细号脉、查看舌苔并了解了相关病情,经过辨证施治,然后对症下药。陈先生服用了一周的中药后果然反应大为减轻,而且吃饭香了。此后贺主任还用中药帮他调理免疫力,使得陈先生顺利地完成了余下的几次化疗。

  市中医院肿瘤内科的贺萧主任介绍,目前肿瘤的放化疗治疗均有毒副作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尤为明显,化疗患者中约60%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严重呕吐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调、衰弱及体重减轻,大大降低了肿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生存质量,很可能使患者拒绝接受有效治疗,影响正常化疗周期顺利完成。

  贺主任说,中医认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关键病理在于化学药物损伤脾胃,中焦失和,气机升降失调。中医治疗以健脾和胃、通调气机、降逆止呕为大法。化疗过程中采取中医药参与,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效预防和缓解消化道症状,从而提高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中医药治疗放化疗毒副反应

  放化疗是治疗各种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抗肿瘤药的选择性较小,大多数细胞毒性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特别是快速增殖组织(骨髓、肠黏膜、毛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等),即肿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中医药的扶正固本,健脾养阴,清热解毒等方法能减轻或消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治疗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减少及血红蛋白降低。常用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阿胶、女贞子、骨碎补、山药、黄精、白芍、白术、陈皮、甘草各、鸡血藤、仙鹤草、白扁豆、桂圆肉、花生衣等,具有补肾,益气健脾,养血,调和脏腑之功,尤其是神疲倦怠、头昏目眩等症状明显好转。

  减轻消化道反应

  常见的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血及消化道溃疡。研究表明香砂养胃丸对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有抑制作用。香砂养胃丸主要由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豆蔻、厚朴、甘草、藿香、木香、砂仁等中药组成,有温中和胃、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的功效。

  治疗静脉炎

  抗癌药物对局部血管及临近组织的刺激性较强,在静脉给药时常常导致静脉炎。常用中药有红花20g、大黄20 g、蒲公英15 g加水到500mL,煎后弃渣留液,用无菌纱布湿敷。

  防治脱发

  脱发是化疗常见的毒性反应。常用中药有黑芝麻、桑叶、防风、升麻、何首乌,其中选用凉血祛风药治其标,补肾养血药治其本之法,增加化疗的耐受性,不增加毒副作用。

  治疗口腔溃疡

  在使用化疗药物,特别是氨甲喋呤,几乎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导致溃疡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中药外用药硼砂、冰片、青黛是外用消炎和治疗溃疡的良药,内服药野菊花、栀子、连翘等为清热解毒药物,可清除胃热,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生地、玄参等滋阴凉血散结,山豆根、胖大海为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的名药。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