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三科王广法:更年期女性失眠、心慌乏力,谨防围绝经期抑郁

  全程导医网 徐州心理频道:自从孩子上高三后,47岁的李大姐总是睡眠不好,心情低落。一开始,她只是入睡困难,后来情况严重时整夜都不能入睡,早上起来没精打采,白天乏力,还时常感觉心慌、忽冷忽热。

  家人陪她来到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精神三科副主任王广法主任医师发现李大姐不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一年来月经也变得极不规律,李大姐被诊断为围绝经期抑郁。

  王广法为李大姐进行了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同时指导她调整生活方式。一个月后,李大姐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生活也恢复正常。

  “围绝经期作为女性一生中必经的重要转折时期,易出现血管舒缩、泌尿生殖系统及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王广法表示,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与绝经前相比,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发生率提高2—3倍。

  围绝经期抑郁有哪些症状特点呢?“围绝经期女性的精神心理及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及感觉异常。”王广法告诉记者,这些症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密切相关,可能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影响。情绪上,患者常陷入低落、兴趣减退状态,过度担忧小事,甚至因激素影响出现情绪失控、敏感易怒。睡眠障碍尤为突出,夜间潮热盗汗导致反复觉醒,长期睡眠不足又会加重白天的疲惫与注意力涣散。不少女性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等认知问题,伴随头痛、肢体麻木、持续性乏力等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面对围绝经期情绪困扰,科学应对是关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王广法指出,轻度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瑜伽、快走)及冥想训练心理疏导缓解。中重度症状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或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但是激素替代治疗应在专科医生的评估后科学规范使用。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女性接受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可以矫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树立信心、提高疗效,促进身体的康复。

  王广法建议,女性在围绝经期定期体检,关注身心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改善生活质量。

图片

  专家简介

图片

  王广法

  主任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精神三科主任,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人,目前为徐州医科大学兼职讲师,徐州市疼痛学会理事,徐州市精神残疾鉴定专家组成员。长期致力于精神科、心理科临床一线,从事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诊疗及系统康复训练工作,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及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篇。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