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与不变中与时俱进——徐州市中医院书写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信息:9月1日,历时5年建设的徐州市中医院新院区将正式开诊,这座始建于1956年的老牌中医院将迎来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图片

  徐州市中医院原址

  从彭城路384号4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到中山南路169号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院区,再到即将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新医疗中心,近70载岁月流转中,徐州市中医院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书写着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时代答卷。

  变 硬件与技术的跨越式升级

  勾勒现代化中医医院新图景

图片

  新院区的建成堪称徐州市中医院发展史上最壮丽的“变奏”。1490张核编床位、集医疗教研于一体的智慧化设计,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医疗服务能力的质变。

  这种“变”体现在硬件设施与服务模式的升级上。与1956年建院时23名职工、20张病床、日门诊量百余人次的简陋条件相比,新院区的AI中医辅助诊断设备、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中药制剂中心、精准便捷的全自动发药机、国内前端的DSA手术室、覆盖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成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交融的立体图景。

  这种“变”也体现在学科布局与诊疗模式的革新上。从建院初期仅有的内科、妇科、儿科等基础科室,到如今拥有36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96个专科专病门诊、45个病区、6个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学科集群,医院实现了从“全科诊所”到“专科高地”的蜕变。

  “变”的根本是为患者就医体验更便捷,临床诊疗更高效。

  新院区引入“互联网+医疗”理念,通过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从“排队挂号”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体验“线上预约、智能导诊、床边结算”的现代化就医服务。

  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让胃肠肿瘤、肝胆胰肿瘤等疑难病症患者获得“菜单式”个性化诊疗方案,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中医特色技术全院推广等创新实践,则打破了传统中医的诊疗边界,更是实现了“西医不落后、中医更优秀”的中西医结合新格局。

  从1984年225张床位到2024年1200张编制床位,门诊量突破80万人次,外埠就诊率17%,徐州市中医院已从地方中医院成长为辐射徐州及周边四省地区的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不变 传承与使命的坚守

  铸就中医药文化精魂

图片

  在硬件设施日新月异的变迁中,徐州市中医院对中医药国粹的坚守从未动摇。

  从建院初期药剂人员用碾子粉碎细料的传统工艺,到如今97种院内自制制剂、205种经方验方的现代化生产,“徐药徐用”的特色始终贯穿于医院发展脉络。

  医院“祛腐生肌膏”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李业甫、石学敏等国医大师工作站的建立,以及“青苗工程”“跟师学习”等传统师承教育的延续,构成了中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完整链条。

  “中医为魂”的理念更体现在专科建设的战略选择上。

  心血管科、皮肤科、针灸科、护理学等国家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风湿科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始终以中医特色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检查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诊疗体系,制定的中医诊疗规范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特色技术全院推广……

  “以西为用、以中为体”的发展路径,让中医在慢性病防治、康复保健等领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也让医院在全国地市级中医医院综合竞争力中稳居前十。

  服务理念的传承同样历久弥新。从建院初期“对患者不多用一根线、不少说一句话”的朴素承诺,到如今“看好病、好看病”的管理战略,医院始终将患者体验放在首位。

  随访中心实现出院患者一周内随访率100%,“中医夜市”“膏方节”等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而援外医疗、对口援疆等社会责任的担当,则延续了医者“大爱无疆”的精神血脉。当一批批中医医疗队队员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医药文化,徐州市中医院的医者仁心已跨越国界,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鲜活注脚。

  变与不变 在守正中创新

  在创新中守正

图片

  新院区的启用,本质上是徐州市中医院对“变”与“不变”辩证关系的深刻诠释。

  硬件的升级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舞台上演的仍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永恒主题。正如医院从“三级甲等”到“全国百强”的进阶之路所证明的:唯有坚持中医特色,才能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拥抱现代科技,才能让传统医学焕发新的生机。

  这种辩证关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显著。医院既注重引进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又通过名医堂、师承教育等方式传承中医思维;既开展心血管介入等现代诊疗技术,又保留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

  当年轻医师在国医大师工作室跟师学习时,当AI辅助诊断系统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协同工作时,徐州市中医院正在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

  面向未来,新院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发展理念的升级。在这里,“一站式”诊疗中心将缩短患者就医路径,“中医经典病房”将强化传统疗法的临床应用,“中医医疗高地”的定位将辐射更广泛的区域。

  但无论如何变化,中药房里氤氲的药香、诊室中“望闻问切”的专注,都将始终提醒着每一位“中医人”:变的是技术手段与服务形式,不变的是悬壶济世的初心与传承国粹的使命。

  从1956年的晨曦到2025年的朝阳,徐州市中医院在近七十载光阴中完成了从“小诊所”到“综合性中医医院”的蜕变,新城院区的启用更是标志着从“区域中心”向“全国标杆”的迈进。

  在这幅“变”与“不变”的历史画卷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医院的成长史,更是中医药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坚守与创新的缩影!

  当新院区的大门向患者敞开,迎接他们的,将是穿越时空的中医智慧,与面向未来的医疗文明!
 

  

图片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