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普外科:从致病因素到治疗方案 胆囊癌防治超全攻略

  全程导医网 矿总频道徐矿总医院『肿瘤宣传月』专题

  三期胆囊癌根治术

  胆囊癌是指发生于胆囊(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腔)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胆囊癌比较少见,但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3%。男女罹患胆囊癌的比例大约为1:2。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发于胆囊颈部,因其恶性程度高、早期易转移、难于早期发现、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等特点,因而术前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其远期疗效差于肝癌及胰腺癌。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建向我们分享了一例典型的三期胆囊癌治疗病历。

  胆囊癌临床表现

  胆囊癌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分为腺癌及鳞状细胞癌两种类型。临床症状有中上腹及右上腹疼痛不适,消化不良,嗳气,纳差,黄疸和体重减轻等。另外,由于绝大多数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因此临床上发生的疼痛与结石性胆囊炎较为相似。

  至后期,发生持续性钝痛、能够摸到右上腹部肿块时表明已经到了晚期,常常伴有腹胀,体重减轻或者是消瘦,黄疸,腹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器官衰竭。少数的肿瘤患者可以穿透腹膜,发生胆囊急性穿孔,或者形成内瘘;有的患者还可以引起胆囊壁、胆道出血,肝弥漫性转移,引起肝衰竭等,如果肿瘤侵犯十二指肠,还会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

  引起胆囊癌的病因

  胆结石:有胆结石的人,患胆囊癌的几率显著高于没有胆结石的人群。而且胆结石的体积越大、数量越多,胆囊癌的发生几率就越高。

  胆囊息肉:当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0mm,或者息肉合并结石伴发时,容易发展为胆囊癌。

  胆道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细菌性胆管炎,会增加患胆囊癌的几率。

  肥胖或糖尿病:肥胖症或糖尿病都容易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极易诱发胆结石。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胆囊癌病史的人,体内有胆囊癌易感因子,更容易患上胆囊癌。

  胆囊癌治疗方案

  王建主任表示,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治疗的首选确定性方法,是唯一能治愈胆囊癌的方法。对于晚期无法根治性切除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胆囊癌患者,多采取姑息性治疗,解除胆囊、胆道内感染所致的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肿瘤被发现时的分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早期胆囊癌

  没有发生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者,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切除胆囊。

  中期胆囊癌

  手术应扩大切除范围,除切除胆囊外,还要切除部分肝脏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即胆囊癌根治性切除。

  晚期胆囊癌

  在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的情况下,可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切除的范围更广。但创伤较大,产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专家介绍

  王建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图片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5年,擅长:胆囊结石息肉,胆管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及肝胆胰等消化道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