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家韩义连:手外伤康复应增加生活适应力才更有效

2014-12-11 11:25
摘要: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徐州仁慈创伤医院咨询热线:0516-87325118

  全程导医网 徐州仁慈医院/创伤专科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徐州仁慈医院骨科专家韩义连介绍,手外伤常为复合性损伤,涉及手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骨、关节、神经、血管等。通常分为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断指再植等。

  临床表现

  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或)功能障碍。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病人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临床处理原则

  (一)手外伤可能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应首先抢救患者的生命。但同时要注意手外伤的处理。

  (二)必须对伤员进行全面的病史分析,认真检查伤情,确定治疗方案。

  (三)消灭创面,防治感染,修复重要的组织,保留手指的适当长度,早期活动伤手和在劳动中逐步使用伤手,是恢复伤手功能的关键。

  根据损伤组织的不同,具体如下:

  1、甲下血肿

  指端受挤压伤后。组织内出血积聚于甲下时,称甲下血肿。甲下血肿往往合并末节指骨骨折,手指末端肿胀;疼痛剧烈,甚至影响睡眠。甲下积血需及时清除,以防日后发炎,若指甲即将脱落则可予以拔除。

  2、手部皮肤损伤

  手外伤时最常见的损伤。皮肤损伤的类型很多,短而浅的皮肤伤口,只要清洗后用红汞或碘酒消毒后包扎即可。其他伤口,均需去医院进行彻底清创和覆盖创面,以争取伤口早日愈合。术后用消毒纱布分指包扎伤口,以利手指活动。植皮的伤口,需将伤指及腕部固定2~3周。术后抬高患肢,以减少手部肿胀.术后10~14天拆线。早期活动伤指及健指。

  3、手部肌腱损伤

  手肌腱伤断后,手指即不能伸直;屈肌腱伤断后,手指即不能屈曲。多根屈肌腱伤断后,手指不能握拳。

  肌腱伤断后一般都需缝接可在伤后清创时立即缝接,但有时伤口污染严重时可先将皮肤伤口缝好,待伤口愈合3个月后再作缝接。有些肌腱缺损或屈肌腱伤断部位在手指时,需要行肌腱移植,即将他处的肌腱,例如掌长肌腱或趾伸肌腱取下一段,分别与伤断的肌腱缝接。肌腱缝接后,需将手指和腕关节固定。一般说来,屈肌腱伤断缝接后固定在屈曲位。伸肌腱伤断缝接后固定在伸直位。固定时间需三周,到时拆除固定,自行屈伸手指,以锻炼手指的功能,再过一周后,可增加被动运动,但动作要轻柔,以免拉断修复好的肌腱。

  4、手部骨和关节损伤 手部的骨折和脱位非常多见。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对手的功能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残废。

  手部的骨折或脱位常同时有数根骨头折断或伴有其他组织的损伤。因此,在处理骨折或脱位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其他组织的损伤。开放性骨折必须在彻底清创后,缝合伤口,改变成为闭合性骨拆,并争取不使伤口感染。

  对于骨折或脱位的处理,首先要求准确复位,力求完全(解剖)复位,避免有角度、旋转成重迭等畸形。闭合性骨折应多采用闭合复位;开放性骨折应多采用细不锈钢针内固定,以利早期活动患指。

  骨折或脱位整复后,必须将手固定于功能位置。这种位置可使有关肌肉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万一发生运动障碍时,仍能保留手的一定功能。手部骨折愈合较快,一般说来,掌骨固定4周,指骨固定6周,关节脱位固定3周,即可去除外固定,开始功能训练。

  5、手指截断伤

  手指截断伤严重的手外伤,有的手指已经截断,有的虽未完全断离,但远侧断段已失去存活条件,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伤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些截断的手指能够再接的,应当努力争取接起来;不能再接的断指,必须将残端妥善处理,否则将因残端发生疼痛或残指过短而影响手的功能。

  2常见康复问题

  (一)运动障碍 手外伤后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水肿、粘连、瘢痕、挛缩、慢性疼痛、肩手综合症等,导致肌肉萎缩,无力,关节僵硬,运动功能障碍。

  (二)感觉障碍 部分伤及周围神经,出现感知功能障碍。

  (三)心理障碍 患者有自卑感,感到不能适应社会。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 运动、感觉、心理障碍均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

  (五)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下降。

  康复治疗原理

  1、消炎、消肿、镇痛、促进创面愈合 早期应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细胞膜通透性,提高组织再生能力。

  2、预防粘连、软化瘢痕 早期瘢痕组织是由未成熟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的胶原组织组成,有“蠕变”的特性,可对外部应力产生反应,在持续应力下,瘢痕组织能够顺着应力的方向松弛、变软、延伸,胶原可重新排列。早期用压力疗法、按摩等,直接给予皮肤瘢痕以持续的压力,限制水肿,降低局部血供,抑制胶原蛋白的增加,促使其更有序和有方向的重新排列,深度压力,可移动肌腱周围的胶原蛋白。后期可用运动疗法帮助肌腱滑动,应用被动伸展运动或手夹板,提供温和而持续牵拉,使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粘连带被拉长并重新排列,瘢痕松弛。并辅以中频电、超声波、蜡疗等、可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3、增加运动功能通过各种运动改善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运动的协调性,改善机体对运动的耐力。

  4、增加生活适应力通过作业活动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提高感知功能,改善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掌握一种生活和工作技能。

  5、恢复感觉功能

  (1)感觉再训练是大脑对感觉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通过注意、生物反馈、综合训练和回忆,提高感觉功能。适用于缺乏保护觉和辨别觉的患者。

  (2)脱敏治疗是一种进行性的训练,可使神经瘤上的皮肤及神经瘤重新适应机械刺激。

  徐州仁慈创伤医院咨询热线:0516-87325118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