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消化科专家王胜英:腹泻治疗误区正确解读

2013-10-21 09:43
摘要:
正常人大便每日1~2次或两天一次,每日大便量约150克,当大便次数超过每日2次,量大于每日200克,且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时,即是腹泻……徐州中医咨询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在发生腹泻时都选择自行治疗。这样做的确很方便,又可以节约诊疗费用,但与此同时也潜伏着一些隐患。因为,腹泻的病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不同。如果患者不具备相应的医疗知识,盲目地进行治疗,就很可能走进治疗腹泻的误区,从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徐州中医院消化内儿科主任中医师王胜英解释,腹泻是指粪便稀薄及大便次数增加,是胃肠道常见的症状。正常人大便每日1~2次或两天一次,每日大便量约150克,当大便次数超过每日2次,量大于每日200克,且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时,即是腹泻。腹泻可伴有大便紧迫感及腹部、肛周不适等症状。腹泻病史短于3周者为急性腹泻,超过3周者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除了肠道感染性疾病外,还有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小肠吸收不良或一些药物也会导致慢性腹泻。

  因此,腹泻须针对不同病因慎用药。下面几种错误的用药应引起注意。

  一、一腹泻就用止泻药:殊不知,许多肠道传染病在发病初期都有程度不同的腹泻,而这种腹泻的排泄物能将患者体内的致病菌与细菌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从而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如果一腹泻就用止泻药,就起不到这个作用。倘若腹泻次数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出现了脱水症状,则应该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泻药。

  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仅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中的有益菌群。若为急性腹泻,过度使用抗生素则有可能使急性腹泻转为慢性腹泻,而治疗慢性腹泻难度更大。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类腹泻毫无效果。再说,一般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1周左右就能自愈,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轻度腹泻不必使用抗生素。病情严重必须用药时,也要谨慎。

  三、随便使用抗生素:肠道传染病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故在使用抗生素前,宜先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再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擅自使用止痛剂:有些腹泻患者在腹痛时,惯用解痉剂如阿托品、颠茄片等止痛剂。其实使用这类药物非常不安全,甚至掩盖病情,耽误治疗,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可促进青光眼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因腹泻、腹痛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止痛剂。

  五、急于更换药物:有些肠道传染病患者使用某种药1~2天后,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药物。要知道,任何药物治病都需要有一个疗程,腹泻也不例外。一般来说,使用某种药物医治腹泻,至少3~5天可见效,随便换药会延误病情。

  六、稍有好转就停药:不少肠道传染病患者常以症状作为服药的依据,腹泻重时多服药,腹泻轻时少服药,稍有好转就停服。这样,很容易造成病根不除而复发,严重时可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王胜英主任提醒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症状全部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2~3天,有条件的应做大便细菌培养,待转为阴性后方可停药。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