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呼吸科专家谈慢阻肺的中医治疗

2012-09-21 15:09
摘要:
中医认为慢阻肺以咳嗽、咯痰为主,气短、呼吸困难等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频道:慢阻肺的中医治疗是众多慢阻肺患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徐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李英姿介绍,中医认为慢阻肺以咳嗽、咯痰为主,气短、呼吸困难等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今对慢阻肺中医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为你详解慢阻肺的中医治疗。

  一、慢阻肺的中医治疗之辨证施治

  1、扶正固表防外感久咳喘哮,迁延失治,痰浊潴留,肺失宣肃,日久导致肺虚,成为慢阻肺的发病基础。肺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诱使咳喘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早期多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肺脾气虚及肺肾两虚为临床常见证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固表,抵抗外邪,预防感冒,是减缓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1)肺脾气虚:主症为咳嗽或微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等,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或胖大,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肺法,寓培土生金之意,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临床常用中成药有玉屏风颗粒、二陈丸、参苓白术丸等,可辨证用药。(2)肺肾两虚:主症为咳嗽、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夜尿频数,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肺益肾法。若肾气亏乏,而无明显寒热所偏者,宜平补肺肾,方用补肺汤参蛤散、人参胡桃汤加减;若肾阴偏虚,阴不敛阳,气失摄纳者,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饮以滋阴纳气,不宜辛燥之品;若阳气虚损,肾不纳气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苏子降气汤化裁之。临床常用中成药有补肾固本颗粒(我院自制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冬虫夏草胶囊等,可辨证用药。

  2、理脾和胃祛痰浊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多伴有晨起痰多,纳差,腹胀,或大便不爽、大便溏薄,舌苔腻,脉滑等证候,病机主因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胃纳失司。《医宗必读?痰饮》:“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流中滞膈,郁而成痰”,后期为肺脾肾俱虚,津液不归正化所致。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浊日盛,肺气闭阻,不得宣降,更伤肺气,使病情日趋严重。缓解期注重调理脾胃,意义在于杜绝生痰之源,调养胃纳之功,培补后天之本。临床辨证常选用加味保和丸、香砂养胃丸、二陈丸等中成药,或辨证中草药治疗。

  3、益气活血通肺络慢阻肺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咳喘反复,肺气久滞,肺气虚损。气滞或气虚,均可导致血行不畅,肺络瘀阻。慢阻肺缓解期多以气虚血瘀常见,而气滞、气逆尚不明显,气虚血瘀与痰阻并见,形成慢阻肺缓解期的主要病机特点。常表现有间断咳喘、胸闷气短、舌暗或有瘀点、瘀斑,甚者可见唇面指甲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益气活血化痰是慢阻肺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体现中医“整体观念”、“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等优势。此类成药为数尚少,但临床所见尚有寒、热、虚、实的个体差异不同,应详细辨证,慎重选药。

  二、慢阻肺的中医治疗之冬病夏治

  慢阻肺具有在秋冬季节病情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特点,符合中医“冬病”的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冬病”发作根源是因为冬季寒邪强盛、阳气亏损。“冬病夏治”则是中医学“天人相应”与“治未病”思想。即在夏季阳气最旺时进行治疗,盛夏时节,阳气强盛,阴寒之气顿消,在此季节治疗“冬病”,乘“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有助于亏损阳气的培补,调整阴阳平衡,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达到预防“冬病”发作,减少发病的目的。这是根据中医学关于“春夏养阳”、“缓则治本”的养生和治疗原则而采用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临床以体表穴位敷贴的外治疗法应用广泛,选用运用温阳化痰利气之品做成贴剂,每年夏季三伏天贴敷于大椎穴、肺俞穴、心俞穴等,温阳扶正,益肺固表,祛湿化痰,降气平喘。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气血流行通畅,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发病的目的,既可治标又可治本,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关注全程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