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主任孔凡平:麻芥止咳定喘膏穴位贴敷的疗效

 全程导医网  徐州中医院/中医中药: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哮”) 是由于气道对某些理化因素、药物或过敏原刺激的反应性增高, 支气管呈可逆性气道阻塞状态。临床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哮鸣音为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 欲取远期疗效更为困难, 严重地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徐州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孔凡平介绍,我院呼吸科博采古方和现代药理研究, 自制麻芥止咳定喘膏进行穴位贴敷, 自1984 年至2001 年来运用本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000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000 例患者中, 男性642 例, 女性358 例; 年龄最小3 岁, 最大78 岁; 疗程最短1 年, 最长52 年。其中外源性哮喘382 例, 内源性哮喘436 例, 混合性哮喘182 例。

  诊断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憋喘症状,多数以冬季发作为主, 并经X 线透视或胸部摄片确诊。痊愈: 症状消失, 胸透肺部无异常, 且无复发者; 显效: 基本控制发作, 抗诱因的能力增强,既发也症状轻, 时间短, 停止快者; 有效: 发作次数减少, 时间缩短, 症状较治疗前减轻者; 无效:贴一疗程后, 症状无变化者。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麻黄、白芥子各30g , 细辛、干姜各15g , 甘遂10g , 天仙子6g。共研细末装袋备用, 以上为一人一年用量。

  选穴 肺俞(双) , 膈俞(双) , 定喘(双) 。

  治法 每年三伏、三九天使用, 将药末加生姜水、饴糖适量调成稠膏状, 分别摊在4cm ×5cm敷料上, 照穴贴之, 用胶布固定, 一般贴2~3 小时, 如局部有灼热感或疼痛, 可提前取下, 若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之舒适感, 可多贴几小时, 待干燥后再揭下。每隔10 天贴1 次, 共贴6 次, 即头伏、二伏、三伏、一九、二九、三九第一天。无论缓解病人或现症的病人均可使用, 一般连贴3 年为一疗程。敷贴当天忌生冷酸辣。

  3  治疗结果:1000 例患者中, 经治疗痊愈最短者1 年, 最长者5 年。总有效率为96 % , 贴治1 年显效率为37.5 % , 2 年显效率为56 % , 3 年显效率为60 % ,治愈率为5 %。

  4  体会:药物贴敷疗法, 属中医外治范畴, 起源于宋《天灸》, 贴敷通过人体穴位给予温热刺激, 温通经络, 调阴阳, 和气血, 活血化瘀, 行气散结, 解痉平喘, 以调整脏腑功能。现代医学表明, 穴位贴敷, 能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血浆皮质醇,从而发挥疗效。中医认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勾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输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出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我们根据吴尚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 亦内治之药”的理论, 以内病外治的途径, 自制麻芥止咳定喘膏外敷穴位, 其作用机理是应用豁痰温经药物, 一方面通过刺激具有治疗支哮作用的肺俞、膈腧、定喘穴; 另一方面, 因肺主皮毛, 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由经络传导至气管、支气管、肺, 从而达到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的作用。

  麻芥止咳定喘膏的药物组成, 性味多为辛温,具有发散走窜、有较强的穿透力等特点, 药物经穴位随经络直达病所, 共奏温肺祛痰、宣肺止咳平喘之功效, 达到治疗的目的。经临床实践证明, 麻芥止咳定喘膏对支哮有良好的疗效, 有加速炎性分泌物的吸收和排泄, 清除呼吸道异物的作用, 能缓解支气管痉挛, 调节肺泡弹性, 改善呼吸量而达到止咳平喘之目的。更重要的是, 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 提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本疗法具有见效快, 使用方便, 副作用小、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通过治疗可以看出, 此方平喘之功强于止咳, 我们观察到运用此方治疗的患者感冒次数明显减少, 这表明麻芥止咳定喘膏具有增强机体防御、免疫功能, 对防治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