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行走时下肢疼痛麻木、沉重跛行是怎么回事?

  全程导医网 导医纪实:2020年11月6日下午,睢宁夏先生来电,他今年70岁,几个月前突然出现一走路就腿疼的症状,而且走着走着就瘸了,必须停下来歇一歇。家里人以为她岁数大了的缘故,可能得了老年性关节炎,孩子们带他到诊所针灸理疗,可是没见效果。夏先生咨询,这种情况到底是啥病?应该到哪治疗?

  在线回复:徐矿总院介入科孙晓飞主任给予解答,有些老年人在行走时下肢会逐渐出现疼痛、麻木、乏力、沉重感等不同的感觉,以至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而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消失,而再度继续行走将再次出现上述情况,其实这在医学上称作间歇性跛行,也叫下肢动脉闭塞。出现这种情况,提示有可能患了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因此对此症状应该认真对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止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下肢动脉闭塞主要见于老年人, 多数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大量吸烟史。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截肢率。

       下肢动脉闭塞症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其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2%—20%。因血管壁上脂质斑块沉淀堆积,而使其变得变得僵硬和狭窄,狭窄逐渐严重后甚至出现完全闭塞。

  孙晓飞主任表示,下肢动脉闭塞在早中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症状逐渐加重后出现静息痛,夜间尤为明显,病人往往屈膝抚足,不食不眠,身体和精神逐渐消耗。疾病后期则因持续的缺血而导致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并释放致痛物质,加重疼痛。如合并感染,则炎症与缺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需要截肢。“老人说完症状,我就怀疑是下肢动脉闭塞”,孙晓飞主任说,类似王先生这样的情形在门诊还是挺多见的。随后的下肢血管超声和CTA检查证实了孙晓飞主任的判断。

  血管堵塞了怎么解决?孙晓飞主任介绍说,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疾病采取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内支架置入术、动脉内溶栓治疗等。PTA与内支架置入两者的结合应用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不同部位的下肢动脉病变疗效不同,髂动脉病变PTA及支架置入的近期疗效,远期通畅率以及再狭窄率均优于腹股沟以下动脉病变,股动脉支架置入后所引起的炎症反应也较髂动脉严重而广泛。支架置入可以减少经扩张后可能或是证实存在的弹性回缩、夹层、内膜撕裂片以及残余狭窄。孙晓飞主任说:“微创介入手术,在解除患者疼痛的同时,实现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效果,这将是未来手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在治疗下肢动脉闭塞这一块,微创介入的优势特别明显”。

        孙晓飞主任强调,患者戒烟,肢体免受机械的、温度的和化学性外伤,并保持皮肤清洁,多做步行锻炼,抗血小板治疗等,在预防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和提高血管内介入疗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荐徐矿总院介入科孙晓飞主任

        徐州导医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