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骏年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志存高远 自强不息

202010101251001.jpg

202010101251002.jpg

202010101251003.jpg

  全程导医网 徐州健康焦点:在徐州医科大学2020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郑骏年对3664名新生寄予重望。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在这层林尽染的美好时节,我们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迎接全国各地来到徐医的3664名新同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表示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每一所高校的夙愿。今年的新生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区的734所中学,涵盖了21个民族。你们之中,有20名同学来自湖北,其中4名同学来自英雄的城市武汉。你们之中,有携手考进学校麻醉学院、护理学院的范瑶、范璐双胞胎姐妹。你们的高考成绩再创学校历史,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江苏省内的录取位次较去年提升了4608名,麻醉学专业录取位次较去年提升了2612名。

  在你们入学报到的当天,我看到许多家长站在学校东门桥头,久久不肯离去,目送你们踏入校园,心中满是不舍和牵挂。为人父母,我也能体会这种复杂的心情,知道他们担心你们能否适应大学生活,知道他们期待你们在学校好好学习,未来能飞得更高更远。作为校长,我深感使命和责任重大。同学们,请你们向父母转达,请他们放心,徐州医科大学是一所负责任的学校。

  经过62年的发展壮大,今天的徐医已成为江苏高水平大学重点培育高校,也是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2013年,学校成为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更名医科大学后,学校事业飞速发展,在全球ESI学科排名中,临床医学进入前千分之五,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百分之一。去年,我们的临床教学获得了大丰收,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了全校百分之六十五的学生,在全国的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麻醉学教育是我们的特色,学校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是国家教指委主任单位。学校教学科研实力强劲,多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荣誉。近两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多项。我相信,各位新同学将共同见证徐州医科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也一定会为徐医倍感骄傲和自豪。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疫情背景下,美国仍然不断挑起贸易战、科技战,并不断甩锅中国。虽然美国科技领先,但疫情防控却呈“自由落体”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受限于不少关键“卡脖子”技术,这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一代徐医青年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奋力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在此,我向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一是胸怀远大志向,追逐人生理想。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远大的理想指引着人生方向,决定着人生高度。当前正值中华崛起、人人奋进的新时代,也是“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攻坚期,面对这一重要际遇,我们只有与时代同行、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梦想,立志解决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问题,才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与追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除人类之病痛”的理想信念。“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以84岁高龄奔波在抗疫一线,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他曾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这句话早在数年前就镌刻在我校文体中心北侧的文化园内,我希望同学们多去看看。

  在众多的英雄中,也有一大批徐医人的身影。徐医附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颜学兵,带病与时间赛跑,为患者赢取生的希望,他带领团队提前进入新冠患者收治状态,实现了收治患者完全康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感染管理科科长茅一萍,是全国抽调的第一批援助武汉的十位感控专家之一,大年初一告别家人奔赴武汉,一直坚守在武汉79天。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晁亚丽,援疆归来又战“疫”,撇下两个孩子,坚守武汉抗疫一线76天。

  同学们,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期待你们像那些负重前行的前辈和老师一样,传承“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永葆家国情怀,践行医者初心,竭力为守护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二是做到学以致用,练就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学生:“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学医难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医不仅难,而且周期长。希望你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水滴石穿的毅力抓好学习,切勿到毕业之时,才感慨时光易逝。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思想比较成熟,更应成为新知识、新成果的创造者,成为推动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

  同学们,“以德载医、博学创新”是徐医的校训。附院90岁的儿科专家姚福宝老师,扎根徐州六十载,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教育、医疗服务事业,至今仍工作在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内涵。上个月,姚福宝老师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中国儿科终身成就专家,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我们的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上世纪70年代,我校附属医院王延涛老师以身试药,开展“中药麻醉”研究,让传奇古方“麻沸散”焕发新生,成功应用于临床,并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奖。2018年,王延涛老师获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特殊贡献奖”。希望你们能够像两位老师一样勤学笃行,用一生的执着去担当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

  三是涵养人文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医学生未来从事的是拯救生命、维系健康的特殊职业,工作对象是独立的个体,是人。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融合的科学,也是人学。医生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收治病人,更多的是给予人文关怀。特鲁多医生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就要求同学们全方位发展,努力成长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温度的新时代优秀医学人才。稍后,夏有兵书记将给同学们上入学第一课,介绍徐医的历史、徐医的精神特质、徐医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奋勇扛起使命担当,需要你们锻炼全方面的综合素质。希望同学们能够博览群书、熟读经典,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辩证思维能力,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关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将自身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同学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希望你们传承弘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徐医精神,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勇敢地去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创造奇迹,为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徐医度过最美丽的青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

  2020年10月9日

  徐州健康热线: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