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80%胃肠病居然与心病有关

2010-10-20 11:29
摘要:
10年胃病,胃镜做了一次又一次,换了中药换西药,为什么治不好? 这是医学模式出了问题。有专家指出,一旦关注的目光从患者的胃部转移到心理层面,就会发现患者不过是心理疾

 
    10年胃病,胃镜做了一次又一次,换了中药换西药,为什么治不好?

  “这是医学模式出了问题。”有专家指出,一旦关注的目光从患者的胃部转移到心理层面,就会发现患者不过是心理疾病。

  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正在强力颠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胃、胆囊、阑尾都被切除后,才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

  这是一种可怕而令人困惑的疾病。

  30多岁的杜女士经历了长达数年的腹部疼痛折磨,一开始她怀疑是胃病,四处求医。省内外的消化内科专家找了一个又一个,胃镜做了一次又一次,吃完西药吃中药,只要打听到有新上市的胃药,她都想方设法托人去买,可是疼痛依然无法缓解。

  由于疼痛如此持久,并且用药无效,她接受了胃部分切除手术。

  然而,胃病问题尚未了结,她又被诊断患上胆囊炎,症状仍然是无法缓解的疼痛,不久,胆囊被摘除。

  随后,疼痛像被施了魔法,再次袭击了腹部,这次遭殃的是阑尾。阑尾被切除--这似乎是最不值得一提的“驱痛”手术。

  遍寻名医,疼痛未被降伏,反而有扩展之势。随后,她感到乳房疼痛,检查发现患有乳腺小叶增生——这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病,但异乎寻常的疼痛感和强烈的担忧,让她又挨了一刀:切除增生,手术后严重感染又不得不切除乳房。

  直到找到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的陈玉龙教授看胃病,她还在抱怨说疼痛已转移到脊椎和头部。陈玉龙教授说:“胃、胆囊、阑尾和乳房都切除了,你还要割头吗?”

  她说:“当然不能,割了就死了。”

  最终,陈玉龙揭开了痛魔的真面目,她患了抑郁症。

 

 
     被忽视的“心”和被夸大的“身”

  杜女士只是一个极端案例,但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心理障碍伴发躯体症状的群体却日渐庞大。“我门诊上80%-90%的病人都属于心身疾病,这类疾病不分年龄、职业、阶层。有人说心身疾病是白领病,我不赞同,农村人群也同样会患病。”陈玉龙说。

  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结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脑梗塞、冠心病、肾病、乳腺小叶增生等临床各科疾病,都可伴有心理障碍,这些心身疾病是由压力、生气、惊吓等引发的。“这与每个人心理学概念上的‘人格’有关,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压力下发病。”

  2005年秋天,马女士“患上”一种奇怪的“打嗝病”。正和人交谈,突然会“哞”的一声,离很远就能听见。她说:“打嗝时感觉有一股气流从胃里向上冲。”

  在郑州市某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医生给她开了一种胃药和一种镇静药。她看着药品说明书,说:“为啥给我开治心病的药?”

  经了解,马女士是心身疾病患者,发病时正是丈夫患脑中风之后。最近,丈夫经过康复锻炼已可以行走,马女士的怪病不治而愈。

  心身疾病的“心”常被忽视,而躯体不适则被夸大,稍有不适就四处挂专家号,比如有的人过分关注屁多、屁少,不过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乳房长个疙瘩,不过是常见的小叶增生,就惶惶不可终日。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患者的问题,很多知名专家也认识不足。”陈玉龙说。

    “另类”的消化科医生

  为了看一个慢性胃炎,有的患者花费五六万元,放弃工作,几乎倾家荡产。有的患者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胃癌,一年做了8次胃镜。

  “什么‘十人九胃’,慢性胃炎根本就不是病,急性胃炎才是病。连做3次胃镜都是胃炎,他一辈子就是胃炎,不用东奔西跑找专家。如今老百姓遭遇看病难看病贵,无用的检查和治疗是最大的资源浪费。”敢提出如此理论的陈玉龙教授,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异类”。

  还有一个“另类”之处是,他看病诊断极快,“患者一个举动、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是心身疾病。”有的患者未进诊室,就可以诊断,为何?有焦虑倾向的患者耐心极低,前面的人没看完病他就不停伸头往诊室里瞧。

  更“另类”的是,陈玉龙看胃病几乎不用治胃病的药物,抗抑郁焦虑的药物是他所开处方上的“主角”。

  这种“另类”被大部分患者接纳,但有些患者并不理解。有一次,一个胃病患者拿到处方,发现有“百优解”(一种抑郁症治疗用药)后大为不满。他给医院党办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是胃病,陈玉龙却开心理疾病用药,要求陈3天之内给出解释。等到陈玉龙一周后从外地出差回来,患者服药后胃病已大为好转。

  为何心理障碍会引发胃肠疾病?医学上流行的“脑—肠轴”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脑-肠轴”理论是这样解释的:大脑就是司令部,如果长期情绪低落或压力过大,导致整天担心胃病,害怕癌变,这些心理压力就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最后影响到胃肠道功能。

 


  “颠覆”医学模式的努力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颠覆”这个词被陈玉龙教授重复了不下20次。

  “必须颠覆正在盛行、被实践证明是不完美甚至是错误的医学模式。”陈玉龙说,“就是指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所有疾病都跟病原体有关,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只要把细菌或病毒等杀死,疾病自然治愈。

  在一定程度上,生物医学模式是正确的。结核杆菌引起肺结核,肺炎球菌引起肺炎,杀灭细菌,疾病就可治愈。

  但是,专家发现治病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幽门螺旋杆菌一度被认为是引起“胃炎-胃溃疡-胃癌”三部曲的主要原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也应运而生。可是,很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幽门螺旋杆菌消失了,症状却没有完全消失,如腹痛、大便不好、睡眠差、疲乏无力、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等。

  为什么大名鼎鼎的消化内科专家奈何不了小小的胃炎?

  这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所致。“癌变有20多种因素,仅仅归结于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正确的。医学不单单是什么病菌导致什么病,而且与各种环境、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陈玉龙说。

  以这种论点为基础,就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而这种医学模式,形成了治疗心身疾病的基础理论。

这种医学模式不仅关注人的生物性,还关注人的社会性,充分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综合影响,不仅重视生物个体本身,更重视影响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影响太深,而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虽然教科书上有所涉及,但被严重忽略,老师不教,医生无法传承。”河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牛学恩教授说。

  虽然颠覆的道路很难走,开展新医学模式治疗阻力很大,但65岁的陈玉龙激情不减:“真正的医学家离疯子只差一步。我愿做传统医学模式的掘墓人。”

  心身医学的尴尬和希望

  “我们医院药房的黛力新(一种抗抑郁焦虑药物),七成以上都是我开出的。”某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但我现在不得不控制一些……一个消化内科的医生,老是开抗抑郁的药,毕竟有点理不直气不壮。”

  除了遭遇用药尴尬,信奉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医生收治患者时也颇为谨慎。比如消化内科的病房,却收治了一群抑郁症患者。“我是不是太偏了?哪有搞消化的去看心理呢?”有的医生怀疑自己。

  但是,由于在临床效果上得到验证,心身医学不断为更多的医学专家所接受。记者在我省各大医院采访发现,不少医生开始重新审视疾病,关注患者的心理层面。陈玉龙在我省牵头成立“河南省心身医学会”,会员包括消化、心血管、神经等各科医生。医学会的不定期活动,把心身医学理念传承到全省各地。

  关于心身医学,我省的研究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很多医院以能请来北京协和医院等大医院的专家为荣,但是关于心身医学
 

 

关注全程导医